2009-01-16

誰吃掉了誰? ---幾米的第一本童書《吃掉黑暗的怪獸》


《吃掉黑暗的怪獸》一來到店裡時,馬上引起我的注意,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繪者是國內赫赫有名的幾米(可見我還是多少有點品牌迷思的哈哈)。坦白說,我不常看幾米的作品,也未曾興起要收藏的念頭,但是看見幾米首度觸及童書領域,可激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

據說,這本繪本出產得有點艱辛:幾米的經紀人想讓幾米作品躍上國際、突破不同領域,因此首度跟英國的沃克出版社(Walker Books*註1)接洽,卻被沃克出版社說,幾米的圖太「成人」了,因此出版計畫就延擱了下來,一直碰到喬依絲.唐巴 (Joyce Dunbar*註2)的故事,兩方才覺得「啊!來電了。」

***

而這本書,卻不小心引起了我們工作夥伴的小型辯論會!

西瓜姊姊首先翻了翻這本書,覺得故事有點老掉牙,她不喜歡故事的文字,也純粹覺得是個很跳躍、沒啥邏輯性的故事罷了。而圖的部分,西瓜姊姊則覺得幾米很厲害,把張力跟故事都表現得很好,所以她都忙著看圖、忘記看文字了。

而我則是完全被文字的發展帶著走了!尤其是當故事走到最高峰,裡面的怪獸越吃越變越大時,我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那最後呢?」、「怪獸爆炸了嗎?」。事實上我倒認為故事並不是完全跳躍型的,一下子講東、一下子講西。因為喬依絲.唐巴先設定故事發生在球球的房間裡,接著怪獸從球球房間踏出去到別人家房間、到森林、到宇宙,最後又回到球球房間;怪獸吃了東西之後還是感到很餓,所以就繼續吃。所以整個故事其實是有著很清楚的邏輯推理跟線性脈絡--唯一跳開邏輯的片段,就是在最後結尾的部分。而故事結尾的確有讓人會心一笑的感受。

對於圖畫的部份,我自己的閱讀感受是覺得書中的黑暗畫得太少了,乍看之下,往往都只能看到亮的部分,尤其是當怪獸吃掉黑夜那一幕,吃得也太多了吧!


而我跟西瓜姊姊都同意,在閱讀時,會感受到喬依絲.唐巴在客體、主體上的轉換。

也就是說,當我們翻開第一頁時,會看到是球球的害怕,所以這是講球球的故事,但是沒隔幾頁,換怪獸出現了,接著便一直是怪獸的故事。那小朋友閱讀時,是否會感受到「我是球球、我很害怕黑暗」,接著便轉換到「我是怪獸,我要把黑暗通通都吃光」這種身份上的變化,讓自己開始有能力跟勇氣對抗原本恐懼的黑暗?我又繼續問西瓜姊姊:如果假設怪獸本身就是黑暗,自己吃掉自己,那故事最後結尾,不是很奇怪嗎?

想了很多天,覺得這實在太難理解了,這本書應該沒有這麼深奧吧!所以就買下書,準備拿回家念給讓老師的小孩聽,聽聽看七歲的小男孩,怎麼說這個故事?

***

七歲的小男孩的回答是:「球球本來很怕啊,因為他擔心很黑、跟黑黑的會有怪獸,可是最後他發現真的有怪獸,而且怪獸是他的好朋友啊!還幫他趕走黑暗啊!」

我說:「ㄟ,可是後來黑暗又跑回來了阿!」

七歲的小男孩繼續說:「那有什麼關係,現在有怪獸跟球球作伴一起睡耶!」

我又問:「可是可是.....為什麼怪獸是黑色的!?」(害我誤會又想太多!)

七歲的小男孩很酷的說:「姐~你很笨耶,如果你一直吃同一樣東西,最後你整個人跟便便都會是你吃的那種東西的顏色阿!」(很笨……我很笨………)

什麼客體、主體的轉換,唉!都是大人想太多了!

***

為了更理解幾米的這本新書,我把紐約時報的推薦文翻了出來:Night and Day在文中,作者敘述喬依絲.唐巴創造出吃黑暗的怪獸,是孩童的「Magical Helper」。也喜歡這本書的不妨看看吧!

***

*註1:沃克出版社是1978年在英國成立專門出版童書的獨立出版社,他們的商標是個拿著燭台的小熊,在凱風卡瑪的外文書中,也有不少這個小熊出版社的書籍喔!

*註2:在寫給孩童的書籍與故事中,「怪獸」一直佔據著很重要的領域,好比說英國的作者大衛.麥基(David McKee)便是個很喜歡使用怪獸的作家,希望能有機會跟大家多聊聊怪獸書呢!

▲中文版還附有可愛的怪獸貼紙喔!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