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7
《紋山》《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勇12》嚴淑女、李如青的創作故事書友會
講者﹣﹣
1.嚴淑女(作品《春神跳舞的森林》獲許多獎項,喜愛為孩子寫故事)
2.李如青(作品《那魯》《紋山》《雄獅堡最後的衛兵》《勇12》的繪圖作者,其作品曾獲金鼎獎)
日期:101/3/11(日)下午2:30--4:00
費用:免費
報名請洽:(03)8246533 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2012-02-11
活動*2012/2,3月 凱風卡瑪故事時間
時間:週六早上10:30
費用:免費,此活動不需報名,歡迎自由參加。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地址:花蓮市中美路81號
2012/2 我們要跟你分享的故事...
費用:免費,此活動不需報名,歡迎自由參加。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地址:花蓮市中美路81號
2012/2 我們要跟你分享的故事...
2/11:加油!雞蛋哥哥
2/18:小雞逛遊樂園
2/25:棉被山隧道
2012國際書展:與你分享華文創作圖畫書引來的閱讀驚歎聲
幾年前聽到有人跟書店的我們說:「我其實學了許多跟繪畫有關的事情,但是當我開始做圖畫書的時候,發現自已停不下來的想一直畫、一直說故事,我知道了自已原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做繪本......」繪本作家之一,眼神專注的看著讀者這麼說。
不同的場合中又聽到有畫家說:「知道繪本不會賺大錢,但是我就想要一直畫繪本,我這輩子大概離不開繪本了吧......」
於是,帶著對許多圖畫書(繪本)創作者的尊敬與對他們作品的喜愛,凱風卡瑪在2012的台北國際書展攤位上,帶了三百多本的華文創作圖畫書。
現場,確實吸引了許多閱讀的驚歎聲!
現場,確實吸引了許多閱讀的驚歎聲!
直到書展第二天,一位老爺爺晃進攤位上,專注的翻著書,嘴裡碎念有詞,像是嘖嘖稱奇的聲音,引我好奇。他說有機會一次看到這麼多中文原創的圖畫書,真為這些能夠出版的畫家感到開心。原來他是位退休的美術教師,自身也熱愛創作,但礙於現實生活的經濟壓力,直到退休才又重拾畫筆。
2012-02-10
2012台北國際書展側記(二):折扣戰方興未艾
書展第一天是專業日,人潮不多,第二天開放一般民眾入場開始,不小心逛到凱風卡瑪攤位的人們,都不免問上一句:「不打折?那你們來做什麼?」
折扣,已成了書展賣點, 消費者買帳,於是,下殺六六折 、四八折的出版社大有人在,仿若跳樓大拍賣,不僅如此,長年遠在花蓮的我們,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看著各式各樣的Show Girl穿梭在一館推銷自家商品(對,賣書);三館則成了朋友口中的「拉拉館」,各家業務出沒,現在都不向大人推銷了,反倒以餅乾、糖果誘惑孩子,拉住孩子的腳步,換取時間向家長推銷自家產品(對,這也是賣書)。
▲書展專業日,折扣戰尚未開打。
「那你們來做什麼?」
2012台北國際書展側記(一):與國際創作者面對面
從台北國際書展回到花蓮三天了,趕緊來跟大伙兒分享分享本此書展的收穫,尤其是見到了難得來臺的創作者們,也聽到了許多對於創作的想法與故事。
五味太郎--專注地做著有趣的事
2012-02-09
陳盈帆SHADOW DRAW互動畫展﹠新書書友會
畫展期間:100/2/25(六)~~100/4/1(日),免費參加。
畫展見面會&書友會:100/2/25(六)下午2:00--4:00,免費參加。
當天,我們會聽陳盈帆說說自已的創作、最新發行的繪本。當然也會和陳盈帆一起畫明信片,然後再把明信片,展示在書店裡(活動當天,畫展互動明信片免費提供)請電洽(03)8246533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報名。
故事屋全台趴趴走:紙芝居環台演出第2回
場次一:101/2/21(週二)7:00pm,故事演出,費用免費。
場次二:101/2/22(週三)1:30pm,故事演出﹠紙芝居小舞台DIY(50元)
報名請電(03)824-6533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
2012-02-08
《鮭魚大王》新書分享會暨親子劇場演出

《鮭魚大王》新書分享會暨親子劇演出
日期:101/2/18(週六)下午3:00--4:30
要來說書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施政廷;
要來演出的是:SHOW影劇團
免費活動,請愛看書和愛書戲的大小朋友,手拉著手一起來參加。
《鮭魚大王》作者施政廷插畫工作坊
日期:101/2/19(週日)上午10:00--12:00
對象:一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們,請帶著一位大人一起來玩畫畫,作繪本!
費用:每對300元(含材料費)。
報名電話:(03)8246533
報名信箱:staff@kkbooks.tw
2012-02-02
《小盒子大秘密》的創作故事
▲跑跳盡情的草原操場,也是我在花蓮任教的起點(圖出自《小盒子大秘密》)
「花蓮離台北,有多遠?」
這是2001年我從台北到花蓮來念書的那一刻起,最常問自已的問題﹣﹣初始,我的眼睛只看到花蓮「有」好高的山、好藍的海,也只看到花蓮「沒有」博物館、好玩的藝文活動。
到了2002年,我用「研究助理」(其實還只是研究生)的身份,進入花蓮的國中和小學,透過認識花蓮孩子的學校和社區生活,我的眼睛開始看到花蓮「有」抬起頭看天空顏色的時間和心情、「有」隔壁鄰居送來自已種的安心食物、「有」隨時可以騎著單車晃蕩不怕大車的田間小路。
直到2004年,我從學校裡畢業了,於是「沒有」了研究助理的身份,進不了學校裡和孩子相處。但我「有」一個在灌溉水圳旁的小院子和小鐵皮房子,孩子們隨時可以找到我;我「有」滿眼看不完小野花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