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數位出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數位出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12-18

【閱讀的啟蒙時代】凱風卡瑪的數位出版實驗計畫大公開

0 意見
這是時光二手書店的小美做的活動海報,
想必大家都有看出小美把「小盒子」和「海豚一家人」都請了來,
謝謝小美送給凱風卡瑪數位出版的禮物~

與談人:莫兆忠、盧頌寧(澳門「足跡」駐團導演、創辦人)、劉曉蕙(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志工)、培瑜(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媽媽)
日期:2012年12月23日(週日)
時間:下午2:00
地點:時光二手書店(花蓮市建國路8號)
報名:請洽(03)8358312(請找小美或阿寧老闆)
主辦:時光二手書店、吳思鋒、凱風卡瑪數位出版

------

思鋒說要辦好玩的閱讀活動,然後他跟很認真的問我,把活動叫做「末日之後─【閱讀的啟蒙時代】-用書籍取代卡洛里,用閱讀結束101」好不好?我當然喜歡這個概念,因為我實在受夠了現在大家都用「放煙火」來迎接新年和結束舊年的方法。所以,在跨年前的週末,對於時光二手書店有喜愛、想要認識阿忠和小寧和曉蕙、好奇凱風卡瑪數位出版在賣什麼膏藥的朋友,都歡迎到時光二手書店裡的秘密空間裡聽我們說故事。

活動當天,我想跟你們分享過去一年,我們數位出版的其中兩部作品《小盒子大秘密》、《海豚時鐘》。之所以稱之具有「實驗」的成份,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數位電子書的呈現方式,不只是對於讀者是新奇的方式,對於創作者也是。

當天透過與澳門藝術團體「足跡」的阿忠和小寧聊聊,他們說自已是「low tech」的人,其在台灣巡迴演出的內容卻被放進數位出版的型式裡,有趣且強烈的對比,很能好好聊聊呢!當然,還有黑潮的朋友曉蕙,她也是《海豚時鐘》一書的繪者。長期投身藝術領域的工作--兒童美術教學、環境裝置、地景藝術、插畫、詩作--又是怎樣看待數位媒體的呢?

另一方面,凱風卡瑪從一間獨立書店,到數位出版,對我們來說,不是意味著紙本書籍的沒落或逝去,而是一場突破困境的實驗:六年來經營獨立書店,我們深刻體會到,現有出版體系,已經逐步走向「出版寒冬」的困境。有沒有機會突破這些困境?數位出版會不會是可能的答案?

如果說,數位出版不僅是書的形式從紙本轉變成數位,更重大的意義,是知識傳播方式的改變。讀者與創作者,會不會都將有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選擇。

因此,我們試著與足跡(STEP OUT)和黑潮的朋友合作,他們都是把生命投入在自已深愛的信念上。透過出版作品的合作,讓他們的信念可以在更多地方及讀者之間,持續的述說。

看到你/妳們,我們會很開心的。

即便你/妳們,無法來到花蓮聽我們分享,也歡迎下載這兩部作品,親身體驗數位出版的實驗成果。本次活動中的兩本電子書,於2012/12/31前,提供限時免費下載:

《小盒子大秘密》

《海豚時鐘》

凱風卡瑪數位出版《與孩子飛向自然的王國》新書發表會

0 意見


日期:2013年1月12日( 六)
時間:下午2:00--4:00
主講人:土匪(王緒昂,生於城市,但從小最親近的是自然。曾任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執行長、自然體驗教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顧問。有著與粗獷外貌相反的纖細溫柔,時常將對自然、孩子的體驗與互動,書寫於文字上,字行間裡可感受出他的真摯情感。現居花蓮,著有《在鯨的國度悠遊》。)
主辦:凱風卡瑪數位出版、readmoo電子書店
報名請洽:(03)8246533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

和土匪在一起時,總會忍不住問自已:你有多久沒和孩子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感受土地的柔軟溫暖?有多久沒去迎接浪花,享受鹹水伴隨著海闊天空?去找老朋友只為了一聲的問候?因為每次他走進書店的樣子,都像是山裡或海上回來。

我們喜歡和土匪在書店裡聊天,他的孩子就坐在書店看書,偶爾土匪的老大會坐在旁邊聽我們聊著,然後在一旁說他自已想說的話。老二妹妹總是安靜的找書店姐姐一起看書,聊天。有天,在談論這本書的時候,他說:「這本書,是新一個十年的延續,是送給妹妹的禮物。」

他在自然裡的生命歷程,總是不斷的持續,我們有幸見證了土匪的文字連接著過去與現在,將他豐沛的感情,洋洋灑灑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身在花蓮,有時候對於自然,不小心的我們會過於貪婪地想汲取它的能量,覺得一切應得而忘了珍惜。但透過土匪在自然裡的感受寫下的這股力量,其化做文字的羽蝶,衝破人與人間的織網,帶我們回歸簡單又幸福的自然國度,也告訴我們這得來不易的世界,藏有美好的寶藏。

《與孩子飛向自然的王國》是凱風卡瑪數位出版和土匪合唱的第一首歌。希望你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當天readmoo電子書店也會在書店裡和您分享中文數位閱讀的新故事。

2012-12-16

大寒來臨前,和凱風卡瑪到陽明山過冬天

0 意見

Studio94頂樓/玉溪有容提供

  • 時間2013119() 14:00-16:00
  • 地點:玉溪有容Studio 94 ( http://www.garden91.org/studio94.html
  • 交通:週末陽明山有交通管制,建議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上山,所有上陽明山的公車皆可抵達,可於永嶺站下車(未過林語堂紀念館),往山上方向步行30秒即到。開車者請於一百巷永明寺路標處右轉,路口即是。(詳細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94號)
  • 活動內容:《小朱鸝》藝術閱讀新體驗 X 凱風卡瑪的消逝與延續
  • 報名:免費參加,但需事先報名,以利茶點準備。報名請寫信至staff@kkbooks.tw,並留下您的大名與連絡電話。

來過花蓮的人,總說花蓮的土地會黏人,黏著黏著離不開。過去五年,凱風卡瑪舉辦活動,也鮮少離開這塊黏人的土地(捨不得阿~)但因緣際會下,去年,去了澳門、去了香港,這下,台北的朋友們老問著,什麼時候來台北?來自好朋友們的邀請總是盛情難卻,於是,吹慣了冬天花蓮港寒冽海風的我們,明年一月,將要北上辦活動囉,更要好好地體驗一下陽明山上的冬季午後。

這個冬天午後的重頭戲,將是凱風卡瑪甫出版的數位繪本《小朱鸝》新書發表活動,而在《小朱鸝》作者頁中,只露側臉又神祕兮兮的周見信老師將會(偽裝成路人)出現在現場!阿信老師除了會與大家聊聊在構思《小朱鸝》故事的過程中,採取傳統水印木刻的版畫印製方式,呈現在紙本與數位版過程中的異同、有趣之處之外,也會與大家來一番真心話大冒險,說說這次跟凱風卡瑪之五味雜陳不為人知秘辛重重的數位出版初體驗!而當創作是一條不停與自己對話且孤單的旅途,教學則是一場和許多人共同演出的舞台劇時,面對不同場域也帶來不同創作風格作品的阿信老師,亦將與我們(爆料)分享他多元面向的藝術教學與創作心路歷程。
▲在數位媒體上,《小朱鸝》如何呈現版畫分次上色的過程與特色?
實際閱讀時,又帶來什麼不同於紙本的體驗呢?

除此之外,培瑜也會藉這個機會與大家聊聊,凱風卡瑪在過去這五年的歲月中,在社區、學校推廣閱讀上有哪些心情與故事、為什麼又選擇在2011年踏上一條新的旅程:「數位出版」。現場將開放讀者提問,歡迎大伙兒一同來共襄盛舉、不醉不歸!呃,是不見不散!

冬天,陽明山的風,嚐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小朱鸝》,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呢?

2012-08-20

十八般武藝樣樣行的「龍眼」船長

0 意見

「你知道『棒棍』吧?抓魚的一種方式。」

這天午後,正為著新書《烏龜娶親》的製作,約了船長在書店進行訪談。此刻,船長正一邊拿著他手工製作的木頭模型船,一邊跟我解釋漁船上的構造與功能,隨著訪談進度進行到各式各樣的捕魚工具介紹時,船長冷不防冒出這一句,表情像抓著了上課分心的學生,要考考你剛剛有沒有認真聽。於是我努力地想像著,也許有一種捕魚方式,是用棍子把魚打昏之後,然後再把魚撈起來?!船長神祕地笑一笑,沒有搭理我。

2012-08-13

數位閱讀「讀」什麼?

0 意見

▲「讀」電子書?!

七月中旬,我們舉行了與小魯出版社共同製作的《烏龜娶親》數位版發表會,在接下來的這幾個週末,店內也持續進行著數位閱讀體驗的活動。在這當中,我們經常與書店的舊雨新知聊到關於電子書的一些想法,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便是對於《烏龜娶親》中的閱讀方式與一些內容的討論,該怎麼讀呢?電子書是書嗎?為什麼字這麼多?

2012-08-07

想像力無限的遊戲設計

0 意見
編輯工作有哪些?至少在數位出版這部分,我沒想過有「設計遊戲」這個選項。

但工作項目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

在《烏龜娶親》數位版中我們做了一個迷宮遊戲。在設計前,我跑了三、四家書店,找了各式各樣的書發現,哇!迷宮的類型真是多到眼花撩亂。像是小時候最愛跟姊姊搶著玩的黑白線條迷宮;還有超級複雜、藏有各種無厘頭障礙的迷宮;到我最愛的香川元太郎(註一)式的場景迷宮。 

消化完這麼多資料,漸進的歸納出迷宮大致上分為兩大類,一是用線條圍起的(例如圖一),另一是有「路」可以走的(例如圖二)。各自都有優點,反而很難決定,最後,我用了繪本的元素試試看。

▲圖一,很多都是用動物的身體或是房子、車子來構成。
▲圖二,香川元太郎在場景中藏了許多小路給讀者探索。


2012-07-30

爺爺畫給孩子的力量──關於鄭明進的創作故事

0 意見
▲ 你今天吃水果了嗎? 

鄭明進老師說:「愛台灣,就要先從愛吃台灣的水果開始」。

咦?老師的創作跟水果有關係嗎?好奇的你,快來看看老師的故事吧!

鄭爺爺的在地情感

在鄭明進的創作中,對於本土有濃厚的情感,不論是《田園之春─看地圖發現台灣好物產》(註一),甚至是近期出版的《烏龜娶親》,都是有台灣特色的繪本。鄭明進老師與我們分享,只有少數的地方和台灣,四季皆產水果;台灣四面環海、有黑潮經過,漁產豐富,這麼美好的地方,孕育著無數的生命。他在這樣的想法下創作出的故事,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擁有的美好事物。

2012-07-23

鄭明進爺爺「看」電子童書《烏龜娶親》

0 意見

「哇!這個紅色漂亮!好!」

熱情的讚賞聲,揭開了編輯部伙伴們與甫過八十歲大壽的鄭明進爺爺的會面序幕。鄭老師是《烏龜娶親》一書的繪圖者,長期推廣與創作圖畫書的他,與臺灣圖畫書的發展息息相關,故有臺灣圖畫書之父的美稱。

我們久聞鄭明進老師對後輩的不吝提攜與善意,但一行人仍不免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鄭老師的家中拜訪擔心著老師不知是否會喜歡《烏龜娶親》在平板電腦上的呈現。

直到鄭老師一邊聆聽著伙伴的介紹,一邊開心地對我們說,放到平板上的色彩更漂亮了,尤其是故事中使用了深淺不一的紅色、藍色來呈現喜氣與海洋小島的氛圍,這些顏色,在The new iPad的視網膜螢幕下,呈現得更鮮明地也更忠實,讓這些色彩的運用,變得更立體、更容易讓讀者感受,我們這才如釋重負般放下了心中大石。

▲鄭老師聚精會神地與編輯部伙伴們討論著《烏龜娶親》數位版

2012-07-09

《烏龜娶親》數位版

0 意見


凱風卡瑪在2012年初,與小魯出版社開始規劃鄭明進老師和李雀美老師合著的《烏龜娶親》電子書,這本書說的是宜蘭和基隆的故事。

其實在和小魯的沙永玲總監初次討論這本書時,我擔心李雀美和鄭明進兩位資深兒童文學創作家對於電子書的看法。雖然在過程之中,沙沙總監和雨嵐總編一直鼓勵我們,直到作品完成之後,鄭明進老師給予凱風卡瑪在改做這本電子書上的肯定之後,我們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觀察台灣閱讀人口對於電子書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我知道路還很長。但是對於支持凱風卡瑪的讀者們,請下載這本華文原創電子童書。所有對於兒童閱讀的想法,也請持續與我們分享和討論。

2012-07-04

2012/7/14 凱風卡瑪第一本電子童書《烏龜娶親》的分享會暨兒童數位閱讀討論會

0 意見
1448年,古騰堡發明鉛版活字印刷,書籍進入大量印刷、普及的階段。1990年,提姆.柏納李寫出http程式碼,www 時代開啟。2007年,美國亞馬遜推出Kindle閱讀器,改變了許多人的閱讀習慣。平板電腦則是新一波吸引家長及教師關注眼光的數位閱讀器﹣﹣易操作、學習時間短的特性,讓許多孩子愛不釋手。

但是平板電腦卻也被認為不利於兒童培養安靜閱讀的習慣。因此,平板電腦除了玩遊戲、上網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孩子們在平板電腦的使用上,家長及教師該注意些什麼?


透過與小魯出版社合作《烏龜娶親》的電子書,凱風卡瑪想與家長和教師們談談在平板電腦上的數位閱讀點點滴滴。

《烏龜娶親》是由今年高齡80歲的鄭明進老師和台灣初位翻譯《窗口邊的小荳荳》的李雀美老師,以台灣地理環境為背景,共同創作的關於兩隻烏龜的溫馨愛情故事。

歡迎在《烏龜娶親》的電子書分享會及電子書數位閱讀體驗時間來凱風卡瑪,我們將與帶您和孩子共同體驗數位閱讀。讓我們一起聊聊:電子書怎麼讀?平板電腦怎麼用?在紙本書與電子書之間,孩子的閱讀能力怎麼提昇?

2012-05-14

2012年波隆納年度童書App揭曉(三)

0 意見
內容/yi、melon、pourquoi、 peiyu、dt
整理/pourquoi

欠稿欠了很久......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篇的波隆納年度童書App介紹,大伙兒一塊來瞧瞧囉!


《It's a small world》

到過Disney樂園的小朋友們,應該對於這個小小世界的場景並不陌生,Disney出版了這款結合環遊世界與猜選練習單字的《it's a small world》,裡面隨著小朋友搭乘熱氣球,遊玩世界而出現不同的人物、場景,並配搭各國特色音樂,也有著非常多令人驚奇的小互動。

▲每個國家都設計了猜單字的小互動,藉由一句話的提示,孩子需從圖像中找出符合該句子意義的單字。如上圖的「There's so much that we Share」,孩子需先觀察圖像,找到對應的是左下角小女孩的動作,點選後會出現「Give」。


2012-04-27

2012年波隆納年度童書App揭曉(二)

0 意見
文字/yi、melon、pourquoi 、 peiyu
整理/pourquoi

早上,咖啡正煮得醇香,凱風卡瑪二樓的餐桌上則是充滿了(廝殺聲)此起彼落的討論聲......

一會兒這頭是:「我超喜歡這個的!」
下一個人馬上接:「所以這裡藏了一個......」
過沒三秒,又有人插進話來:「我跟你們說!這本書是一個老奶奶做的,而全家人有的寫程式、有的幫忙想故事......」

大伙兒正不亦樂乎地搶著閱讀2012年波隆納的年度Apps。俗話說,打鐵要趁熱,趁著大伙兒今天聊得正High,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波隆納年度童書的入圍作品囉,這次跟大家分享的,是三本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的Apps!

2012-04-22

2012年波隆納年度童書App揭曉(一)

0 意見

文字/yi、melon、pourquoi
整理/pourquoi

波隆納童書展(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一直是童書界重要的盛會之一,除了每年的最佳選書外,並同時舉行插畫展、選出該年度優秀的插畫家,近年來也有不少台灣插畫家如陳盈帆、鄒駿昇、 蘇意傑等陸續入圍。

而今年,波隆納童書展增設電子童書獎項(BolognaRagazzi Digital award)一共選出二十名入圍的童書Apps,並設置首獎一名,佳作兩名,作品的設定年齡為兩歲至十五歲。

針對選出這些入圍的作品,評審們也提出了一些判斷的準則如:它是個遊戲還是故事?互動的設計應與故事的敘事有關等等。 

廢話不多說,快來看看這些令人驚艷的得獎Apps

2012-04-10

《千里步道親子遊:花蓮港廳巴吉魯》新書發表活動

0 意見
文/peiyu,攝影/chenyu


起個大早,帶著爸媽一起來散步,正在專心聽著故事的孩子們,我告訴大家,因為製作《千里步道親子遊:花蓮港廳巴吉魯》,美崙溪畔的故事我們得以重新溫習。就像陪伴著我們一起聽故事的大樹,其實一直都在將軍府社區裡,社區裡的人取名叫做「夫妻樹」。

2012-04-01

101/4/7 《千里步道親子遊:花蓮港廳巴吉魯》步道體驗活動

1 意見
攝影/古偉浩

時間:101/4/7 (六) 上午10:00 --11  30 
地點:美崙溪畔將軍府 (花蓮市中正路622巷6號)
活動內容:故事時間、大地闖關遊戲
費用:免費 

對象 :歡迎五歲以上的親子參加,想單獨來湊一腳的大人也歡迎!
報名方式:活動現場報名參加,人數有限,要早點來喔!
連絡:03-8246533 或 staff@kkbooks.tw


多久,沒有好好走一條路?多久,,總是忙錄於生活中的瑣瑣碎碎,遺忘了行走的美好?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凱風卡瑪想和您跟孩子們,走一趟美崙溪畔。我們將藉由說故事的活動與闖關遊戲,讓孩子更認識這條河的故事。

2012-03-29

千里步道親子遊:花蓮港廳巴吉魯

0 意見



文/凱風媽媽

前天早上,是慢城小學堂上課的日子。我跟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的一群大朋友分享讀繪本的心得﹣﹣於是我選了《狗的鬼》﹣﹣我最喜歡的長新太作品,一個生命與死亡的故事。故事中的女孩在疑惑自已為什麼也變得輕飄飄的時候,下一個翻頁就是張開雙手迎接她回家的媽媽的笑臉。原來女孩和狗的鬼的相遇像是一場探險,旅程的終點總會有令人安心的象徵出現在主角身邊。

活動的同時,卡瑪爸爸帶著弟弟,在書店旁散步。結束後,來了電話,說救到一隻小鳥要帶回書店。才剛打開門,三歲半的弟弟就衝進來大聲的說:「媽媽,我們撿到一隻小鳥,可是牠不會動了,可是我要救牠」。一旁的Iris摸了直躺著不動的小鳥,她說小鳥沒有心跳了﹣﹣弟弟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還緊張著說要趕緊救牠。

土匪說:這是隻是珠頸斑鳩,大約兩歲,才剛是離巢學飛的年紀,或許是被路上的車撞傷導致沒了生命。在確定小鳥真的沒了心跳之後,我們誠實告訴弟弟:小鳥死了,我們來不及救牠了,我們得把牠埋在土裡。還不到四歲的他,竟然問我們:那小鳥媽媽找不到小鳥會不會很傷心?

2012-02-02

《小盒子大秘密》的創作故事

0 意見
▲跑跳盡情的草原操場,也是我在花蓮任教的起點(圖出自《小盒子大秘密》


「花蓮離台北,有多遠?」

這是2001年我從台北到花蓮來念書的那一刻起,最常問自已的問題﹣﹣初始,我的眼睛只看到花蓮「有」好高的山、好藍的海,也只看到花蓮「沒有」博物館、好玩的藝文活動。

到了2002年,我用「研究助理」(其實還只是研究生)的身份,進入花蓮的國中和小學,透過認識花蓮孩子的學校和社區生活,我的眼睛開始看到花蓮「有」抬起頭看天空顏色的時間和心情、「有」隔壁鄰居送來自已種的安心食物、「有」隨時可以騎著單車晃蕩不怕大車的田間小路。

直到2004年,我從學校裡畢業了,於是「沒有」了研究助理的身份,進不了學校裡和孩子相處。但我「有」一個在灌溉水圳旁的小院子和小鐵皮房子,孩子們隨時可以找到我;我「有」滿眼看不完小野花的春夏秋冬。

2011-12-21

《柯克斯書評》2011年度最佳童書App

0 意見

近日美國書評雜誌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於網站上公布了年度最佳數位童書(Best Kids' Book Apps) 。

今年是這個超過70年歷史的書評雜誌,繼去年(2010)評選了年度十個最佳iPad故事書之後,第一次將年度最佳數位童書的選書書單,和其他五大類別的年度最佳書籍並列。編輯Vicky Smith認為,儘管數位童書仍在發展中,無論是由紙本作品改編,或是原創的數位作品,對於兒童讀者已經有不可輕忽的影響力。在《What Makes a Great App》一文中,編輯Vicky Smith進一步說明了,好的數位童書,應該有以下這些特點。

2011-12-20

小盒子大秘密:後山教室裡的實驗劇場

0 意見


這是個不打算定義為「書」或「電子書」的數位出版品。正如來自澳門的Step Out,一群熱愛表演藝術的朋友,不打算以「劇團」或「舞蹈團」劃地自限。

2011年的夏天,Step Out從自身所在小島──澳門出發,來到八百公里外另一個小島──臺灣。澳門是一個被賭場與高樓的影子遮天蔽日的小島,但遮蔽不了藝術工作者的創作與反思。在臺灣小島上的花蓮則是被山脈連綿阻斷了道路,但阻絕不了教育工作者的熱情與希望。

在後山小鎮的教室裡,Step Out用故事、肢體語言、情境劇場、偶戲表演、問答互動,帶給教室裡的孩子,不只是樂趣,更是劇場藝術的初體驗。Step Out說,這不僅是教室裡的實驗劇場,也是演出與旅行的生活實驗。

邀請您一同加入這場數位出版時代的異乎尋常小革命,來自意想不到的後山小書店。

2011-12-14

一本告訴你《這是一本書》的書

1 意見
藍.史密斯(Lane Smith)是我最早認識的作者之一,不是因為他是兒童文學界國際大獎與排行榜的常客,也不是因為他長得很帥,而是因為他創作的書,都,很,難,賣。

不論是顛覆傳統故事的《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還是專挑冷門領域的《藝術在哪裡》、《數學魔咒》,他的創作,都有著強烈的實驗性質,也有多變的說故事方式。所以,我們每每都得面對讀者問:「這書要幹嘛用?」

我想藍.史密斯可能聽到了凱風卡瑪的心聲,所以他出了一本名叫《這是一本書》的書,來告訴所有的讀者,為什麼要買他的書。而這本書,還解答了為什麼長期以來,凱風卡瑪不賣認字卡的疑問。約手掌般大小的卡片,上面印著蘋果、汽車、女孩……這些認字卡,經常是造成孩子刻版印象的第一步。感謝藍.史斯,因為他出了《這是一本書》,告訴我們,認識一件事情,認識什麼是書,當中的邏輯過程,與不能略過的討論,該長什麼樣子。

我們來看看,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評論者對於這本書,都做了類似以下的結語:《這是一本書》揭示了「網路」(或電子書或電腦)能做再多事,都無法取代紙書本的樂趣。但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宣傳與行銷,是靠著youtube上的影片,正是網路宣傳,正如同,我是透過部落格與電子報,向各位讀者介紹這本書。誰說,網路、數位閱讀與紙本書,一定得消滅對方,才能存在呢?

各位讀者,《這是一本書》,書的樂趣與令人著迷之處,在凱風卡瑪營業五年多的歲月中,都在實踐與證明這件事。而做為一個數位編輯新手的我,極喜愛這本書,我把它擺在案頭,想著有一天,我該怎麼對讀者交代:「這是一本書」。

※更多藍.史密斯:http://www.lanesmithboo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