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12-18

凱風卡瑪數位出版《與孩子飛向自然的王國》新書發表會

0 意見


日期:2013年1月12日( 六)
時間:下午2:00--4:00
主講人:土匪(王緒昂,生於城市,但從小最親近的是自然。曾任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執行長、自然體驗教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顧問。有著與粗獷外貌相反的纖細溫柔,時常將對自然、孩子的體驗與互動,書寫於文字上,字行間裡可感受出他的真摯情感。現居花蓮,著有《在鯨的國度悠遊》。)
主辦:凱風卡瑪數位出版、readmoo電子書店
報名請洽:(03)8246533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

和土匪在一起時,總會忍不住問自已:你有多久沒和孩子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感受土地的柔軟溫暖?有多久沒去迎接浪花,享受鹹水伴隨著海闊天空?去找老朋友只為了一聲的問候?因為每次他走進書店的樣子,都像是山裡或海上回來。

我們喜歡和土匪在書店裡聊天,他的孩子就坐在書店看書,偶爾土匪的老大會坐在旁邊聽我們聊著,然後在一旁說他自已想說的話。老二妹妹總是安靜的找書店姐姐一起看書,聊天。有天,在談論這本書的時候,他說:「這本書,是新一個十年的延續,是送給妹妹的禮物。」

他在自然裡的生命歷程,總是不斷的持續,我們有幸見證了土匪的文字連接著過去與現在,將他豐沛的感情,洋洋灑灑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身在花蓮,有時候對於自然,不小心的我們會過於貪婪地想汲取它的能量,覺得一切應得而忘了珍惜。但透過土匪在自然裡的感受寫下的這股力量,其化做文字的羽蝶,衝破人與人間的織網,帶我們回歸簡單又幸福的自然國度,也告訴我們這得來不易的世界,藏有美好的寶藏。

《與孩子飛向自然的王國》是凱風卡瑪數位出版和土匪合唱的第一首歌。希望你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當天readmoo電子書店也會在書店裡和您分享中文數位閱讀的新故事。

2012-12-16

大寒來臨前,和凱風卡瑪到陽明山過冬天

0 意見

Studio94頂樓/玉溪有容提供

  • 時間2013119() 14:00-16:00
  • 地點:玉溪有容Studio 94 ( http://www.garden91.org/studio94.html
  • 交通:週末陽明山有交通管制,建議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上山,所有上陽明山的公車皆可抵達,可於永嶺站下車(未過林語堂紀念館),往山上方向步行30秒即到。開車者請於一百巷永明寺路標處右轉,路口即是。(詳細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94號)
  • 活動內容:《小朱鸝》藝術閱讀新體驗 X 凱風卡瑪的消逝與延續
  • 報名:免費參加,但需事先報名,以利茶點準備。報名請寫信至staff@kkbooks.tw,並留下您的大名與連絡電話。

來過花蓮的人,總說花蓮的土地會黏人,黏著黏著離不開。過去五年,凱風卡瑪舉辦活動,也鮮少離開這塊黏人的土地(捨不得阿~)但因緣際會下,去年,去了澳門、去了香港,這下,台北的朋友們老問著,什麼時候來台北?來自好朋友們的邀請總是盛情難卻,於是,吹慣了冬天花蓮港寒冽海風的我們,明年一月,將要北上辦活動囉,更要好好地體驗一下陽明山上的冬季午後。

這個冬天午後的重頭戲,將是凱風卡瑪甫出版的數位繪本《小朱鸝》新書發表活動,而在《小朱鸝》作者頁中,只露側臉又神祕兮兮的周見信老師將會(偽裝成路人)出現在現場!阿信老師除了會與大家聊聊在構思《小朱鸝》故事的過程中,採取傳統水印木刻的版畫印製方式,呈現在紙本與數位版過程中的異同、有趣之處之外,也會與大家來一番真心話大冒險,說說這次跟凱風卡瑪之五味雜陳不為人知秘辛重重的數位出版初體驗!而當創作是一條不停與自己對話且孤單的旅途,教學則是一場和許多人共同演出的舞台劇時,面對不同場域也帶來不同創作風格作品的阿信老師,亦將與我們(爆料)分享他多元面向的藝術教學與創作心路歷程。
▲在數位媒體上,《小朱鸝》如何呈現版畫分次上色的過程與特色?
實際閱讀時,又帶來什麼不同於紙本的體驗呢?

除此之外,培瑜也會藉這個機會與大家聊聊,凱風卡瑪在過去這五年的歲月中,在社區、學校推廣閱讀上有哪些心情與故事、為什麼又選擇在2011年踏上一條新的旅程:「數位出版」。現場將開放讀者提問,歡迎大伙兒一同來共襄盛舉、不醉不歸!呃,是不見不散!

冬天,陽明山的風,嚐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小朱鸝》,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呢?

2012-08-20

十八般武藝樣樣行的「龍眼」船長

0 意見

「你知道『棒棍』吧?抓魚的一種方式。」

這天午後,正為著新書《烏龜娶親》的製作,約了船長在書店進行訪談。此刻,船長正一邊拿著他手工製作的木頭模型船,一邊跟我解釋漁船上的構造與功能,隨著訪談進度進行到各式各樣的捕魚工具介紹時,船長冷不防冒出這一句,表情像抓著了上課分心的學生,要考考你剛剛有沒有認真聽。於是我努力地想像著,也許有一種捕魚方式,是用棍子把魚打昏之後,然後再把魚撈起來?!船長神祕地笑一笑,沒有搭理我。

2012-07-09

你相信童話嗎?——《小龜的天堂》

0 意見
文/李小龜

我問自己:你相信「童話」嗎?而什麼又是「童話」呢?

小說家布赫納在談到「童話」時說,童話是「超越淚水的笑聲,這言語太過荒謬,以致只可能是真的」

※ ※ ※ ※ ※
灰色的眼睛

我認為一個人眼睛的顏色可以透露出許多特點。媽媽的眼睛是柔和的藍色,所以她眼裡看到的都是小貓、小狗和玫瑰;我的眼睛是煤灰色,所以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門口那個壞男孩有一對綠色的眼睛,八成和他的鼻涕有關。
小龜,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她有著她那個年紀不該有的世故,總用一雙過於早熟的眼睛看世界 —— 也難怪,如果你有一個浪漫成性的媽媽,她一個男友換過一個男友,每一次都相信會有幸福快樂的結局 —— 那麼不管你的眼睛原本是什麼顏色,最後都會變成灰色。

然而,或許正因為小龜還是個孩子,所以她的「世故」有時反而顯出她眼光的透亮。像是她就能分辨出媽媽的現任男友阿奇,是個真心承諾給她們一個家的男人。每個男人都像蒲公英,風一吹就消失無蹤,只有阿奇始終存在。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阿奇告訴小龜,小龜不以為然。

但是,當她穿著阿奇送的新鞋,讓媽媽和阿奇牽著她走在街上,她煤灰色的眼底,偷偷閃爍著對「家」的夢想。

2012-06-14

心中永遠有小孩的創作者﹣長新太帶你《向世界打招呼》

0 意見
文/怡琳

心中永遠有小孩的創作者─長新太

長新太的新書《向世界打招呼》才剛到書店,眼尖的我發現後,馬上就拿起來仔細翻閱,才打開幾頁就忍不住地「噗哧」一笑。書店的夥伴們看見我笑得如此開心,都好奇圍觀,像一種感染力,大家都一邊看、一邊「噗哧」的笑。

2012-05-10

《海倫太太的客人》---你想住在哪個房間?

0 意見
既定的安排未必真的適合孩子,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喜歡~~阿布拉                                                                                                     
你有過秘密基地的回憶嗎?

記得小時候,把被單一拉,拿個幾本書還是積木,就搭起了一個專屬自己秘密基地。有時候,秘密基地是餐桌下的小空間,有時則搭在樓梯下的小角落,更有時,它只是椅子與椅子間的走道,簡單以一襲被單做為天空,覆蓋著。

這是每個孩子都有過的專屬我的空間,爸爸媽媽或是哥哥姐姐要進來,得要遵守規矩,裡面還得擺上心愛的玩具玩偶、蒐集的瓶蓋或玩具卡,或是任何一種,「我」的東西。

漸漸長大後,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房間;再大一些,就換成自己招待來訪的朋友,來家裡玩,或到朋友的家裡玩。這是每個孩子都有過的人際歷程,從原本只有,一直到有「你」與「他」。

2012-04-15

不只看書還可以玩書:遊戲書的樂趣比想像的多更多!

0 意見
老實說,這兩本書擺在架上一陣子了,我知道它是給2~6歲孩子的遊戲書,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大概是因為封底描述的文字:「提升幼兒智育發展、開啟大腦無限潛能、由日本幼兒教育權威精心研發、幼教專家聰明推薦」,看起來像是由專家背書、強調益智健腦的功能性,藉由遊戲達到訓練孩子各種能力的目的,乍看之下與一般遊戲書差不多,所以並不特別吸引我,自然也不抱什麼期待。

直到前幾天下午,小鼠弟弟指著這兩本書要媽媽講給他聽。隨著翻頁此起彼落的驚呼聲,甚至要我過去看看圖片,這才勾起我對這兩本書的好奇:到底有什麼新鮮的呢?

2012-03-20

重貼舊文:已經在路上囉──記我們與《小提姆》的冒險故事(小提姆系列六﹠七出版)

0 意見

小提姆是繪本史上,獨一無二的海洋冒險圖畫書,阿迪卓恩被列入「創造繪本歷史的二十人」,絕非偶然。──鳥越信(日本兒童文學名家)

《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是一本很「老」的故事了,超過一甲子的出版時光,終於在台灣有了中譯版。這麼老的繪本--畫風和故事,當然都有「老派」的味道。因此,初拿到書時,我直覺這本不具通俗娛樂性、奇幻性、教育性的繪本,對於臺灣的讀者而言,肯定有不易跨越的距離。

但艾德華.阿迪卓恩(Edward Ardizzone)的水彩畫風,卻又讓我忍不住一翻再翻,於是才拿到新書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跟小狗哥哥和小鼠弟弟分享。但是剛講完第一本《小提姆和勇敢的船長》,小狗哥哥就問我:「提姆幾歲了呢?為什麼他可以到海上冒險?我連游泳都還沒學會,更不可能到海上探險了吧!但是,等到我跟提姆一樣大的時候,你也可以讓我去探險嗎?」

2011-12-14

一本告訴你《這是一本書》的書

1 意見
藍.史密斯(Lane Smith)是我最早認識的作者之一,不是因為他是兒童文學界國際大獎與排行榜的常客,也不是因為他長得很帥,而是因為他創作的書,都,很,難,賣。

不論是顛覆傳統故事的《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還是專挑冷門領域的《藝術在哪裡》、《數學魔咒》,他的創作,都有著強烈的實驗性質,也有多變的說故事方式。所以,我們每每都得面對讀者問:「這書要幹嘛用?」

我想藍.史密斯可能聽到了凱風卡瑪的心聲,所以他出了一本名叫《這是一本書》的書,來告訴所有的讀者,為什麼要買他的書。而這本書,還解答了為什麼長期以來,凱風卡瑪不賣認字卡的疑問。約手掌般大小的卡片,上面印著蘋果、汽車、女孩……這些認字卡,經常是造成孩子刻版印象的第一步。感謝藍.史斯,因為他出了《這是一本書》,告訴我們,認識一件事情,認識什麼是書,當中的邏輯過程,與不能略過的討論,該長什麼樣子。

我們來看看,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評論者對於這本書,都做了類似以下的結語:《這是一本書》揭示了「網路」(或電子書或電腦)能做再多事,都無法取代紙書本的樂趣。但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宣傳與行銷,是靠著youtube上的影片,正是網路宣傳,正如同,我是透過部落格與電子報,向各位讀者介紹這本書。誰說,網路、數位閱讀與紙本書,一定得消滅對方,才能存在呢?

各位讀者,《這是一本書》,書的樂趣與令人著迷之處,在凱風卡瑪營業五年多的歲月中,都在實踐與證明這件事。而做為一個數位編輯新手的我,極喜愛這本書,我把它擺在案頭,想著有一天,我該怎麼對讀者交代:「這是一本書」。

※更多藍.史密斯:http://www.lanesmithbooks.com


2011-11-21

2011/11/26 花蓮社區文化繪本作者說畫會

0 意見


日期:2011/11/26(週六)
時間:10:30--11:30
主講人:張振松(專職插畫家,近作《田都元帥》獲好書大家讀最佳童書)、江長芳(英國UCE插畫碩士,專業插畫家)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
費用:免費。
報名:請洽(03)8246533,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2011-11-06

《城市狗,鄉下蛙》翻攪了回憶的瞬間

0 意見
我喜歡狗,尤其是大狗。
新書封面上的大狗,就成了我翻閱這本書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一讀進詩意的文字和圖畫後,瞬間,回憶翻攪,無法間斷。



「今天我們玩什麼好?」
城市狗問:「玩狗把戲或蛙遊戲呢?」

鄉下蛙深深呼了一口氣。

「我是一隻疲累的青蛙,」
鄉下蛙回答,
「或許我們可以來玩回憶的遊戲。」

2011-10-25

岩村和朗與歷久彌新的14隻老鼠-重新再版上市囉!

8 意見
【更新】14隻老鼠遊池塘、14隻老鼠種南瓜、14隻老鼠搗年糕新書上市。12冊套書全新上市。

2009年漢聲重新發行的經典繪本《14隻老鼠》系列,自推出以來,書店讀者的反映都很熱烈--聽故事的孩子,無不著迷於小老鼠一家老小的一舉一動,而講故事的大人,則勾起了童年的回憶。今年,漢聲將岩村和朗比較近期的三本《14隻老鼠》系列--遊池塘、種南瓜、搗年糕也做了中文版發行。除了追加一套3本的套書外,也重新將原本的9冊套書改版為12冊套書。


說到岩村和朗,可能會有人露出:「這誰阿?」的疑惑表情,但說到14隻老鼠,就會獲得截然不同的反應:「喔!我知道,就是那個大搬家、還有賞月……」在我自己的記憶深處,似乎也有著某日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著14隻老鼠找到大樹洞當新家的影子……

廢話不多說,現在,我們就快從14隻老鼠的系列,來聊聊岩村和朗的說故事風格與特色;更要好好聊聊為什麼歷經近25年的時間,老鼠們仍然是許多爸媽挑書的首選呢?


取材四季變化的特色
岩村和朗由於自身喜愛自然,在1975年搬入距離東京三小時車程的郊區之後,便在創作上大量融入了自己居家生活時的週遭四季變化,這一點,算是目前市面上的繪本,都還難以達到如岩村和朗的經典地位。

可以以《去郊遊》、《過冬天》、《捉迷藏》來做舉例:

▲《去郊遊》中藉由使用明亮的黃色、綠色、天空藍、各式各樣鮮豔顏色所畫出的動植物,來點出這是春天的顏色

▲《去郊遊》一書內部的蝴蝶頁,岩村和朗更用近乎工筆畫的方式仔細描繪出春天的植物有哪些

▲《過冬天》的雪景,以大量白色顯示冬天特色。

▲《捉迷藏》中採用相近的橘紅橘黃色系構成畫面,是秋天。

14隻老鼠的作息,都仰賴著大地四季祝福的變化,跟著土地一起生活與脈動,正是爸媽們跟孩子一起認識四季也認識動植物的好書喔!

重視家庭生活的營造
14隻老鼠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家庭!想看看一個家族裡面塞了14個人!光想怎麼分配房間就頭痛到不行了,但是在岩村和朗筆下的大家庭可不是如此喔!像《晚安》一書,便細細描繪了,一家人在黃昏到來時,全家一起洗澡、吃晚餐的畫面;而晚餐後,全家的活動則是:「聊聊今天的事。」大家族聚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吧!《洗衣服》?只有媽媽洗衣服嘛?不喔,家事可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動的大事!還有華人傳統中秋全家要一起賞月的故事!

岩村和朗的圖,經常被喻為有強烈的戲劇感,這其實和他使用繪畫的技巧有關係:由色彩的轉變則暗示了大自然時間的遞移;光線的轉換則表達了空間的構圖與讀者角度的轉移:

▲《賞月》中的太陽的餘暉本來是紅色

▲下一翻頁由於時間更晚,太陽消失的部分更多,畫面變成紫色

▲《晚安》中家人圍著聊天的畫面,由於在室內且採取從空中往下看的角度,因此中間的蠟燭是呈現散射狀的光線。也因為光線在正中央,帶給讀者團聚溫馨的感受。

▲《晚安》中當作者試圖將空間從室內拉出室外時,光線只剩下從「屋內透出」的一小塊,剩下的戶外空間是沒有光線的深藍;讀者觀看的角度也較上圖拉高了。

訓練觀察與邏輯細節
在閱讀14隻老鼠時,爸爸媽媽常常會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字太少了,怎麼講故事阿?」的確,字真的很少,但是圖可多了呢,而且誰說,說故事只有爸媽講故事給孩子聽呢?其實14隻老鼠系列是最適合「親子共讀」的了!

首先呢,可以依照書中的文字暗示如:「老七,手要抓緊喔」、「最後那個力氣最大的是誰阿?」來跟孩子一起探索觀察尋找的樂趣,而在每本書的封面與底面,都有十四隻老鼠在本書中的穿著與裝扮暗示,找不到可以再偷偷翻一下!

其次,由於有14隻老鼠,因此也可以一次從一個老鼠的故事講起,比方第一次,就先講老大在《挖山芋》一書中,從頭到尾做了哪些事呢?第二次則依孩子的喜好來鎖定角色,每一本書都可以看14次,每次不同,有沒有物超所值的感覺呢?!

岩村和朗秉持每個人長來就不一樣、個性也不一樣,為尊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與發展,14隻老鼠的動作與個性都不曾重複喔!但是在需要同心合作的《大搬家》、《挖山芋》等的故事中,14隻老鼠又都能展現分工的團隊精神,直接體現了孩子長大上學後必須面對的團體情況。

最後,則是觀察圖的不同,來推測故事的走向。

我們在為孩子唸書時發現,書中經常藏有許多小細節,來暗示故事的發展,大人不見得會發現,往往是由孩子首先發現了。一如:《吃早餐》中,在摘完樹莓回家的路上一圖,妹妹老九就哭了起來,但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她為什麼哭、文字也沒有交代,直到四個跨頁後,文字才開始暗示,翻過去的另一個跨頁,這時才知道:「阿!老九忘記帶她的娃娃一起去了!」而岩村和朗更厲害的是,其實他在故事一開始老九匆忙跑去加入大家行列的圖,就已經放入這個線索了!

▲《吃早餐》--左下角的老九妹妹在故事後段不知何故哭泣

▲其實在故事一開始時,畫面就出現娃娃被遺忘的線索暗示

我們常說,其實這種按藏在故事發展的邏輯性,對於訓練孩子思考是十分重要的,是練習對於推斷事情的能力:「老九為什麼哭呢?因為她受傷嘛?因為沒人理她嘛?」都是在親子共讀當中,很好的對話喔!

* * *

當年由漢聲出版的14隻老鼠一系列,是現在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好多人現在當了新手媽媽,卻苦無機會可以找到14隻老鼠,只能在圖書館或二手書辛苦地尋找,這裡就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囉:14隻老鼠一系列九本現在重新再版囉!這種好機會,怎麼能錯過呢!

2011-10-14

《天國的爸爸》送給孩子在悲傷中的力量

0 意見
文/怡琳

說真的,我一點都不喜歡充滿悲傷氣氛的書。
但,書封上「微笑」的爸爸,讓我的目光停止移動,再加上一個令人感到心疼的書名。

我於是翻開這本悲傷的書......。


▲這樣的畫面我感熟悉,彷彿事情都還在眼前...!

從小,我和爺爺同住,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當我收到爺爺的禮物時,總是開心的愛不釋手;也曾經皮得像書裡的小男孩一樣,被爺爺揍的好痛好痛;當然我也和小男孩一樣,陪爺爺去散步。

2011-10-03

我讀《橡皮頭蹦太郎》~~原來蹦蹦的力量真的很神奇!

0 意見
你讀過長新太的<橡皮頭蹦太郎>嗎?

在書店工作了一年,但這本書實在不是我第一時間會拿起來看的書。

直到一個涼爽又有點陰雨的天氣,有個三歲小男孩,拿了一本繪本,用呢噥的軟音問我可不可以講故事給他聽,在我還沒仔細看書名,就被封面的圖嚇了一跳,心裡疑問:小朋友怎麼會挑這本書呢?因為,這本書封面有個大大的光頭小人,用色十分的大膽,完全不是屬於「可愛風」的繪本,而且,他的故事名字也非常奇怪,就叫做:橡皮頭蹦太郎!

2011-09-22

《微笑男孩和冰霜巨人》裡的男孩,你...好好哭沒關係!

0 意見
文/怡琳

看到書上封面印著大大的「冰霜巨人」,我就會聯想到天寒地凍的冬天,沒錯,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就是在冷冰冰的北歐,一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地方……。

雖然這本書薄薄一本,我卻細細地享受,因為人之常情的很難體會,一個弱小的男孩,可以承受許多現實上的無奈,碰到了生命的難題,卻還是繼續保持微笑。看著這本書,我真的好想跟那個故事裡的男孩說:「你可以哭出來沒有關係,不用繼續微笑也沒有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有些時候,我們都會鼓勵孩子們,流流淚挺好的、不勇敢一些是可以的。

讀起書中的微笑男孩,我心裡會泛起淡淡的疼惜。但勇敢的男孩,在冒險面對巨人時,娓娓道出他母親離異他鄉,被拐離她的族人和土地,卻勇敢堅強,不屈服於恐懼、悲傷或寂寞的故事,或許,微笑男孩的特質就是來自於他的母親,至於有沒有打動冰霜巨人,就相信看看神話吧!

2011-08-31

就算《我的爸爸是流氓》我還是可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1 意見
文/怡琳



《我的爸爸是流氓》,是張友漁1998年出版的書。2011年,重新再版,搭配上吳孟芸的插圖。

看到封面上的流氓爸爸,著實會讓人對自己腦袋裡對流氓的刻版印象,再添一筆。

------

書中的主人翁陳大樂,他的爸爸是個愛賭博、打架、甚至會動手打老婆的流氓。

陳大樂必須忍受自己的流氓爸爸所帶來的不美好生活--因此,不管是同學的眼光,還是老師們的關切,都讓他十分不自在也很厭惡,而他也常常問起自己:我愛我的爸爸嗎?他值得我尊敬嗎?

在大部份小朋友的心中,總是會嚮往自己的家庭美滿,有偉大如山的爸爸、慈愛如月亮的媽媽。在許多童話故事中,讀者通常也喜愛看到幸福快樂的結局。

因此雖然現實裡往往不盡人如意,陳大樂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但也不願自甘墮落,在厭惡與親情的矛盾中,他,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

在這個故事裡,陳大樂的母親為了孩子的忍讓,一次又一次不願屈服丈夫的暴力相向,甚至為了保護子女敢跟丈夫大打出手,挑戰權威的暴力直到最後。

------

這麼一個可以給孩子鼓勵和打氣的故事,是作家張友漁在累積豐厚生命經驗下,想說給孩子聽的故事。

張友漁小時候並不是個功課出色的學生,長大後所做的工作也不是可以朝九晚五領著固定薪水的工作,因此她把花在體驗生命、認識世界的時間積累成豐厚的人生故事,然後再寫成一篇篇不太光明、卻很動人的故事。

或許這些事情,對於我們來說,是甚少聽說的,但卻不代表這些事情未曾發生過。

就像張友漁說的:「我們雖然不能自己選擇爸爸媽媽,卻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與方向。」

人生的道路,是要自己去創造,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像書中的大樂一樣,樂觀掌握自己的未來!

至於大樂的爸爸,有沒有像童話故事一樣,浪子回頭呢?

請大讀者小讀者,自己去看看這本書囉!

------

張友漁其他好看的小說:



2011-08-22

新書*《喀嚓喀嚓爺爺的恐龍王國》找你一起來體驗手做故事的樂趣

0 意見
文/小high


喀嚓,喀嚓,喀嚓~

咦?那是什麼聲音呢?

原來是老爺爺在剪紙所發出的呀!


喀嚓,喀嚓,喀嚓,喀嚓~

那老爺爺在剪什麼呢?

原來在剪--恐龍啊!

------

精緻的紙雕與立體感的佈景,彷彿老爺爺就在我面前,運用紙雕、慈母龍寶寶說故事給我聽呢!

看完了這本書,查了資料,才知道「紙芝居(Kamishibai)」的說故事方式,其實是源於日本民間戲劇表演呢!

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但是再透過松崗達英爺爺的這這本書,有了「長知識」的機會。原來......

以前日本的神社內經常會有表演活動,觀眾就坐在神社內的草地上看表演。草地的日文是「芝」,坐的日文是「居」。久而久之,「芝居」這個詞就演變為戲劇了。而「紙芝居」就是紙上的戲劇,將故事劇情畫在紙上,讓觀眾看圖,解說者一邊說故事,一邊跟觀眾互動,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的替換,總是會吸引不少大朋友小朋友的眼光。



這讓我想起,在小丸子卡通中不時的看過這樣的片段,公園裡面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位老爺爺騎著腳踏車載著一盒木箱子,
到了公園之後,選個定點,打開木盒開始說故事,小丸子總是會很期待去聽故事,老爺爺依據劇情問問題,答對了還有糖果吃呢!

每每看到這裡,都好羨慕小丸子的童年,有這樣的老爺爺會在公園說故事給他們聽!

不過現在的小朋友好幸福,台灣也有了紙芝居兒童劇團,亞太技術學院的紙芝居兒童劇團,正努力用這樣的方式,到處為小朋友說故事。去年來過書店的紙芝居,也確實讓花蓮的大小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



貼心的米奇巴克出版社,怎麼知道看完了這樣的繪本,人也會有想要創作和玩一玩的想法呢?於是,書裡面的紙雕讓然要趕緊來動手嘗試剪剪恐龍紙雕,學著老爺爺裝上關節,賦予紙雕生命力,就像在紙上的世界活動了起來。

暑假雖然快結束了,但是還沒有看過這本書,或是還沒有認識紙芝居的大小讀者,有機會就到書店來看看這本書吧!



2011-08-20

2011/9/25(日)台南劍獅的故事--聽劉如桂說繪本裡的台南故事

0 意見


時間:2011/9/25(日)下午2:30~4:00
主講人:劉如桂(畢業於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科,目前從事美術設計工作,第一本書《劍獅出巡》榮獲第20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以及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著作還有《劍獅擒魚》、《魚夢》也獲得第七屆國語日報牧笛獎)
活動:本場書友會歡迎大人小孩共同參加。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這是三隻小獅子嗎?他們在討論什麼?怎麼這麼開心啊?


▲小獅子們跑來跑去,又是為了什麼?

文/怡琳

原來這些都是《劍獅出巡》和《劍獅擒魚》中的小劍獅們啊!

看著這些劍獅,有多人知道其實這是台南的民俗建築特色呢?

讀者如我,也是在看過這兩本繪本才知道劍獅的故事--劍獅是在安平地區民宅特有的避邪物,從明鄭、清朝到日據時代,在安平當地家家門上都刻有劍獅圖騰,大多安置在門簷或照壁上。

安平劍獅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主要有三種:劍獅其實是隨大陸移民而來,或是受清朝水獅影響才有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劍獅的出現與鄭成功有關。

這樣講起來,畫這些劍獅的人應該跟台南有些關聯囉!

沒錯,畫這些逗趣劍獅的劉如桂老師,是道地的台南子女!對於台南,劉如桂老師一點都不陌生,還把一些台南的街景也畫了進去,眼尖的你可以猜猜看喔!

除此之外,書中明亮的色調、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之中提到的許多習俗文化,不論是求籤詩還是太極圖,讓我這個家裡很少拜拜的人,都倍感親切呢!

令我感到佩服的是,劉如桂老師把劍獅畫得活靈活現,逗趣又可愛,運用明亮卻又淺淡的色調,讓我完全想不到劍獅原本是凶神惡煞、威風凜凜、嚇退敵人的辟邪物!關於這兩本書《劍獅出巡》、《劍獅擒魚》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凱風卡瑪之前的新書介紹--《劍獅擒魚》生活經驗搖身一變為好看故事!

尤其,我最喜歡畫中的筆觸,有鉛筆的痕跡,運用水彩去營造出溫暖的色調,除了故事貼近我們的生活,包含了我們的文化,讓小劍獅們帶領我們去體會古色古香的美。

在後記中,劉如桂老師曾說的一些觀點:在我們的生活文化裡,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物和元素,希望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這些事物和元素變得更加有趣。當我們覺得有趣時,也許,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才會產生興趣和認同。

希望透過這樣的故事,也讓我們更加瞭解自身的文化與認同,不禁讓我想到,平常許多的生活經驗,其實都可以拿來做一些美好的實踐,就像劉如桂老師把她的童年經驗和日常所看到的東西,化身為故事中的小劍獅一樣,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雖然我也還沒看過劉如桂老師,但我已被她的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住,歡迎你們來跟我們一同來認識劉如桂老的師創作與故事!

關於劉如桂,你還可以看中國時報2008開卷好書獎的介紹喔!

2011-08-02

2011/8/28《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李瑾倫帶你一起到海邊畫畫

0 意見

▲李瑾倫帶你一起到海邊畫畫

日期:2011/8/28(日)
時間:4:30pm--6:30pm
地點:花草集&對面的秘密海灘(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北三棧63號)
費用:130元(含花草集場地使用費及活動材料費)

備註:不限年齡,不限畫法,畫具請自行準備,當天活動請注意防曬及防蚊。

集合時間:4:10pm
集合地點:台九線187公里的7-11超商

------

《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開始前,我問瑾倫可不可到花蓮來,和讀者一起到海邊畫畫?原本擔心在新書發行期間,但還好找到時間了,瑾倫可以到花蓮來,來和讀者一起到海邊去走走、畫畫。

畫海,畫天空,畫沙灘,也畫人--在花蓮的海邊,把所有在海邊、海裡、海上的景象,全都畫下來。

瑾倫的大狗狗也會和我們一起去。

雖說是畫畫,但一直都覺得不會畫畫的我,其實也很想報名參加--所以我自己的想像是:只要願意嘗試在海邊畫畫、願意相信自己也能畫下一個片刻的時光,那麼當然歡迎參加。

但若你真的不想畫畫,就只是純粹想跟我們一起去海邊走走,當然也歡迎報名。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一個叫做「花草集」民宿對面的神秘海灘。


▲花草集的小貓

民宿主人,我們稱呼他「阿貴」,是個行動者。

他在幾年前把花藝工作室從花蓮市區搬進了現在的海邊,然後開始了海邊民宿的生活。

他是綠手指,民宿的空間當然滿是綠意;他還喜歡帶人體會手做自然,所以他也準備了簡單的手做教室,帶遠從外地而來的人透過石頭和木頭,領略自然。

民宿的對面,走過不長的一段小路,就是豁然一色的海天大景--阿貴就住在大海邊哪!


▲花草集大門

在暑假的末尾,再和我們一起回到海邊吧,畫一張送給你自己的海景,留待東北季風吹起時,做為想念海洋的依靠。

2011-07-02

2011暑假來海邊看李瑾倫《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

0 意見



畫展期間:2011/7/12--2011/9/4
展出作品:《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十數幅


------

李瑾倫,最為小讀者所熟悉的是貓和狗的圖畫書;大人如我,圖畫書之外,還喜歡看她寫生活裡的貓和狗的故事--都是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除了陸地上的動物,大海邊和大海裡,也有動物吧--只是畫家沒辦法天天看到這些跟海有關的動物,像看到動物醫院裡、街弄巷子裡、撥撥橘工作室裡的那樣。

於是,為了畫海裡、海邊和海上的點點滴滴,畫家找來了魚圖鑑、也找了跟海有關的故事,然後再用她自己也喜歡的方法,畫了《我家住在大海邊》。

因此,雖然這些圖畫創作是和林世仁的童詩搭配出版,但是書裡的圖則一點都不讓詩文專美。

所以,若拿起《我家住在大海邊》時的讀者是先讀著詩才看圖,也還是能感受到畫家專注於描繪海裡樣貌的用心。

同樣和書裡的主角一樣,凱風卡瑪也住在大海邊,因此看到了畫家筆下的海,當然是忍不住多看幾回--我最喜歡的那頁是:書裡那些和人類一樣,也躺在沙灘上的魚,其舒適和優雅的樣子,和人類在海邊生活的樣貌竟是那樣的相似。

於是,看著看著,我好像也快要成為海裡的一部份了.......。

至於在原畫前,那些魚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你來看看吧,在原畫前,我們一定能看到更多畫家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