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作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作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7-30

只分享「親子生活」不談「教養道理」的玩具小家庭

0 意見
與阿福、小福來花蓮度假並特地抽空舉行書友分享會的徐玫怡,在炎炎夏日為凱風卡瑪帶來許多歡笑聲,由於內容過於精彩,本店在眾多粉絲們的要求下,特地精選幾段精華與無法前來的讀者分享~~
▲玫怡說,我一直給小福一個觀念,就是我只養他到15歲。因為我覺得15歲的孩子其實想法、個性都很獨立了,在15-18歲這個階段,父母只是提供孩子一個生活的空間。我自己也是15歲就離家生活,在當年資訊匱乏的年代可以,現在當然也可以。話雖如此,玫怡卻也自承在近期的雜誌專欄中,仍說到自己還在努力學習與準備可能有與孩子分離的一天。

▲有孩子之後的最大差別就是「多了一個孩子!」煮飯不能加辣、去哪裡都要多算一個人的計畫進去、生活作息要正常,自己也越來越健康!

爺爺畫給孩子的力量──關於鄭明進的創作故事

0 意見
▲ 你今天吃水果了嗎? 

鄭明進老師說:「愛台灣,就要先從愛吃台灣的水果開始」。

咦?老師的創作跟水果有關係嗎?好奇的你,快來看看老師的故事吧!

鄭爺爺的在地情感

在鄭明進的創作中,對於本土有濃厚的情感,不論是《田園之春─看地圖發現台灣好物產》(註一),甚至是近期出版的《烏龜娶親》,都是有台灣特色的繪本。鄭明進老師與我們分享,只有少數的地方和台灣,四季皆產水果;台灣四面環海、有黑潮經過,漁產豐富,這麼美好的地方,孕育著無數的生命。他在這樣的想法下創作出的故事,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擁有的美好事物。

2012-07-23

鄭明進爺爺「看」電子童書《烏龜娶親》

0 意見

「哇!這個紅色漂亮!好!」

熱情的讚賞聲,揭開了編輯部伙伴們與甫過八十歲大壽的鄭明進爺爺的會面序幕。鄭老師是《烏龜娶親》一書的繪圖者,長期推廣與創作圖畫書的他,與臺灣圖畫書的發展息息相關,故有臺灣圖畫書之父的美稱。

我們久聞鄭明進老師對後輩的不吝提攜與善意,但一行人仍不免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鄭老師的家中拜訪擔心著老師不知是否會喜歡《烏龜娶親》在平板電腦上的呈現。

直到鄭老師一邊聆聽著伙伴的介紹,一邊開心地對我們說,放到平板上的色彩更漂亮了,尤其是故事中使用了深淺不一的紅色、藍色來呈現喜氣與海洋小島的氛圍,這些顏色,在The new iPad的視網膜螢幕下,呈現得更鮮明地也更忠實,讓這些色彩的運用,變得更立體、更容易讓讀者感受,我們這才如釋重負般放下了心中大石。

▲鄭老師聚精會神地與編輯部伙伴們討論著《烏龜娶親》數位版

2012-06-14

心中永遠有小孩的創作者﹣長新太帶你《向世界打招呼》

0 意見
文/怡琳

心中永遠有小孩的創作者─長新太

長新太的新書《向世界打招呼》才剛到書店,眼尖的我發現後,馬上就拿起來仔細翻閱,才打開幾頁就忍不住地「噗哧」一笑。書店的夥伴們看見我笑得如此開心,都好奇圍觀,像一種感染力,大家都一邊看、一邊「噗哧」的笑。

2012-04-27

2012年波隆納年度童書App揭曉(二)

0 意見
文字/yi、melon、pourquoi 、 peiyu
整理/pourquoi

早上,咖啡正煮得醇香,凱風卡瑪二樓的餐桌上則是充滿了(廝殺聲)此起彼落的討論聲......

一會兒這頭是:「我超喜歡這個的!」
下一個人馬上接:「所以這裡藏了一個......」
過沒三秒,又有人插進話來:「我跟你們說!這本書是一個老奶奶做的,而全家人有的寫程式、有的幫忙想故事......」

大伙兒正不亦樂乎地搶著閱讀2012年波隆納的年度Apps。俗話說,打鐵要趁熱,趁著大伙兒今天聊得正High,繼續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波隆納年度童書的入圍作品囉,這次跟大家分享的,是三本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的Apps!

2012-03-31

101/04/06 周聖心、徐銘謙《千里步道 環島慢行》書友分享會

0 意見
你並不急著走直線,因為你追求快速走直線的結果,只是回到原點。
分享會日期:101/04/06 (五) 晚上6:30--8:00
費用:免費
對象:歡迎中年級以上的小讀者及大人讀者參加
報名請洽:(03)8246533 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見到聖心跟銘謙,我們真的不熟,只記得她們工作的地方,涼麵很好吃,咖啡很好喝,人們很熱情。

2011-12-23

劉克襄與孩子一同構築的《豆鼠回家》

0 意見

▲圖片出自劉克襄 《豆鼠回家》書


【人生必須有一個想像的美好世界,只屬於自己和孩子。】--劉克襄

今年九月由政府所舉辦的「閱讀起步走」活動,此活動預計發給每位一年級孩童一本書,鼓勵閱讀。這和一般國際上所熟知的「Bookstart」不同,「Bookstart」發源於英國,活動設定對象為零至三歲的幼童。但不知為何臺灣在推廣此活動時,對象卻成了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這個疑問,原本就留在我們自己的腦海中,漸行漸遠漸無聲。

隔了一陣子,我們才發現,原來這活動還有配合的相關演講,花蓮場次是我們都很喜愛的作家—劉克襄。於是,抱著滿腹的疑問,懷著忐忑的心情,我們報名參加了。

一整場演講下來,只見劉克襄用一個個的故事當主角,點綴串起親子閱讀觀念,聽故事聽得如癡如醉的我們,根本遺忘了今天的主題是「閱讀起步走」。但劉克襄到底講了什麼?他一共講了三個故事:關於豆鼠、大樹,和老火車站,其中,最令我們喜歡的,是豆鼠故事。

豆鼠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在一個原始而隱密的森林中,住著一群豆鼠,豆鼠們叫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大森林」,大森林主產扁豆,扁豆也是豆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相傳,從百年以來,每隻豆鼠都曾聽祖先們說道:「不曾看過什麼是荒原。」意指大森林幅員遼闊,物產豐饒,想當然耳,豆鼠們做夢也沒想過,他們居然會碰上「糧食缺乏」這種大問題。


2011-10-25

岩村和朗與歷久彌新的14隻老鼠-重新再版上市囉!

8 意見
【更新】14隻老鼠遊池塘、14隻老鼠種南瓜、14隻老鼠搗年糕新書上市。12冊套書全新上市。

2009年漢聲重新發行的經典繪本《14隻老鼠》系列,自推出以來,書店讀者的反映都很熱烈--聽故事的孩子,無不著迷於小老鼠一家老小的一舉一動,而講故事的大人,則勾起了童年的回憶。今年,漢聲將岩村和朗比較近期的三本《14隻老鼠》系列--遊池塘、種南瓜、搗年糕也做了中文版發行。除了追加一套3本的套書外,也重新將原本的9冊套書改版為12冊套書。


說到岩村和朗,可能會有人露出:「這誰阿?」的疑惑表情,但說到14隻老鼠,就會獲得截然不同的反應:「喔!我知道,就是那個大搬家、還有賞月……」在我自己的記憶深處,似乎也有著某日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著14隻老鼠找到大樹洞當新家的影子……

廢話不多說,現在,我們就快從14隻老鼠的系列,來聊聊岩村和朗的說故事風格與特色;更要好好聊聊為什麼歷經近25年的時間,老鼠們仍然是許多爸媽挑書的首選呢?


取材四季變化的特色
岩村和朗由於自身喜愛自然,在1975年搬入距離東京三小時車程的郊區之後,便在創作上大量融入了自己居家生活時的週遭四季變化,這一點,算是目前市面上的繪本,都還難以達到如岩村和朗的經典地位。

可以以《去郊遊》、《過冬天》、《捉迷藏》來做舉例:

▲《去郊遊》中藉由使用明亮的黃色、綠色、天空藍、各式各樣鮮豔顏色所畫出的動植物,來點出這是春天的顏色

▲《去郊遊》一書內部的蝴蝶頁,岩村和朗更用近乎工筆畫的方式仔細描繪出春天的植物有哪些

▲《過冬天》的雪景,以大量白色顯示冬天特色。

▲《捉迷藏》中採用相近的橘紅橘黃色系構成畫面,是秋天。

14隻老鼠的作息,都仰賴著大地四季祝福的變化,跟著土地一起生活與脈動,正是爸媽們跟孩子一起認識四季也認識動植物的好書喔!

重視家庭生活的營造
14隻老鼠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家庭!想看看一個家族裡面塞了14個人!光想怎麼分配房間就頭痛到不行了,但是在岩村和朗筆下的大家庭可不是如此喔!像《晚安》一書,便細細描繪了,一家人在黃昏到來時,全家一起洗澡、吃晚餐的畫面;而晚餐後,全家的活動則是:「聊聊今天的事。」大家族聚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吧!《洗衣服》?只有媽媽洗衣服嘛?不喔,家事可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動的大事!還有華人傳統中秋全家要一起賞月的故事!

岩村和朗的圖,經常被喻為有強烈的戲劇感,這其實和他使用繪畫的技巧有關係:由色彩的轉變則暗示了大自然時間的遞移;光線的轉換則表達了空間的構圖與讀者角度的轉移:

▲《賞月》中的太陽的餘暉本來是紅色

▲下一翻頁由於時間更晚,太陽消失的部分更多,畫面變成紫色

▲《晚安》中家人圍著聊天的畫面,由於在室內且採取從空中往下看的角度,因此中間的蠟燭是呈現散射狀的光線。也因為光線在正中央,帶給讀者團聚溫馨的感受。

▲《晚安》中當作者試圖將空間從室內拉出室外時,光線只剩下從「屋內透出」的一小塊,剩下的戶外空間是沒有光線的深藍;讀者觀看的角度也較上圖拉高了。

訓練觀察與邏輯細節
在閱讀14隻老鼠時,爸爸媽媽常常會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字太少了,怎麼講故事阿?」的確,字真的很少,但是圖可多了呢,而且誰說,說故事只有爸媽講故事給孩子聽呢?其實14隻老鼠系列是最適合「親子共讀」的了!

首先呢,可以依照書中的文字暗示如:「老七,手要抓緊喔」、「最後那個力氣最大的是誰阿?」來跟孩子一起探索觀察尋找的樂趣,而在每本書的封面與底面,都有十四隻老鼠在本書中的穿著與裝扮暗示,找不到可以再偷偷翻一下!

其次,由於有14隻老鼠,因此也可以一次從一個老鼠的故事講起,比方第一次,就先講老大在《挖山芋》一書中,從頭到尾做了哪些事呢?第二次則依孩子的喜好來鎖定角色,每一本書都可以看14次,每次不同,有沒有物超所值的感覺呢?!

岩村和朗秉持每個人長來就不一樣、個性也不一樣,為尊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與發展,14隻老鼠的動作與個性都不曾重複喔!但是在需要同心合作的《大搬家》、《挖山芋》等的故事中,14隻老鼠又都能展現分工的團隊精神,直接體現了孩子長大上學後必須面對的團體情況。

最後,則是觀察圖的不同,來推測故事的走向。

我們在為孩子唸書時發現,書中經常藏有許多小細節,來暗示故事的發展,大人不見得會發現,往往是由孩子首先發現了。一如:《吃早餐》中,在摘完樹莓回家的路上一圖,妹妹老九就哭了起來,但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她為什麼哭、文字也沒有交代,直到四個跨頁後,文字才開始暗示,翻過去的另一個跨頁,這時才知道:「阿!老九忘記帶她的娃娃一起去了!」而岩村和朗更厲害的是,其實他在故事一開始老九匆忙跑去加入大家行列的圖,就已經放入這個線索了!

▲《吃早餐》--左下角的老九妹妹在故事後段不知何故哭泣

▲其實在故事一開始時,畫面就出現娃娃被遺忘的線索暗示

我們常說,其實這種按藏在故事發展的邏輯性,對於訓練孩子思考是十分重要的,是練習對於推斷事情的能力:「老九為什麼哭呢?因為她受傷嘛?因為沒人理她嘛?」都是在親子共讀當中,很好的對話喔!

* * *

當年由漢聲出版的14隻老鼠一系列,是現在七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好多人現在當了新手媽媽,卻苦無機會可以找到14隻老鼠,只能在圖書館或二手書辛苦地尋找,這裡就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囉:14隻老鼠一系列九本現在重新再版囉!這種好機會,怎麼能錯過呢!

2011-10-03

我讀《橡皮頭蹦太郎》~~原來蹦蹦的力量真的很神奇!

0 意見
你讀過長新太的<橡皮頭蹦太郎>嗎?

在書店工作了一年,但這本書實在不是我第一時間會拿起來看的書。

直到一個涼爽又有點陰雨的天氣,有個三歲小男孩,拿了一本繪本,用呢噥的軟音問我可不可以講故事給他聽,在我還沒仔細看書名,就被封面的圖嚇了一跳,心裡疑問:小朋友怎麼會挑這本書呢?因為,這本書封面有個大大的光頭小人,用色十分的大膽,完全不是屬於「可愛風」的繪本,而且,他的故事名字也非常奇怪,就叫做:橡皮頭蹦太郎!

2011-09-22

《微笑男孩和冰霜巨人》裡的男孩,你...好好哭沒關係!

0 意見
文/怡琳

看到書上封面印著大大的「冰霜巨人」,我就會聯想到天寒地凍的冬天,沒錯,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就是在冷冰冰的北歐,一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地方……。

雖然這本書薄薄一本,我卻細細地享受,因為人之常情的很難體會,一個弱小的男孩,可以承受許多現實上的無奈,碰到了生命的難題,卻還是繼續保持微笑。看著這本書,我真的好想跟那個故事裡的男孩說:「你可以哭出來沒有關係,不用繼續微笑也沒有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有些時候,我們都會鼓勵孩子們,流流淚挺好的、不勇敢一些是可以的。

讀起書中的微笑男孩,我心裡會泛起淡淡的疼惜。但勇敢的男孩,在冒險面對巨人時,娓娓道出他母親離異他鄉,被拐離她的族人和土地,卻勇敢堅強,不屈服於恐懼、悲傷或寂寞的故事,或許,微笑男孩的特質就是來自於他的母親,至於有沒有打動冰霜巨人,就相信看看神話吧!

2011-08-31

就算《我的爸爸是流氓》我還是可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1 意見
文/怡琳



《我的爸爸是流氓》,是張友漁1998年出版的書。2011年,重新再版,搭配上吳孟芸的插圖。

看到封面上的流氓爸爸,著實會讓人對自己腦袋裡對流氓的刻版印象,再添一筆。

------

書中的主人翁陳大樂,他的爸爸是個愛賭博、打架、甚至會動手打老婆的流氓。

陳大樂必須忍受自己的流氓爸爸所帶來的不美好生活--因此,不管是同學的眼光,還是老師們的關切,都讓他十分不自在也很厭惡,而他也常常問起自己:我愛我的爸爸嗎?他值得我尊敬嗎?

在大部份小朋友的心中,總是會嚮往自己的家庭美滿,有偉大如山的爸爸、慈愛如月亮的媽媽。在許多童話故事中,讀者通常也喜愛看到幸福快樂的結局。

因此雖然現實裡往往不盡人如意,陳大樂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但也不願自甘墮落,在厭惡與親情的矛盾中,他,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

在這個故事裡,陳大樂的母親為了孩子的忍讓,一次又一次不願屈服丈夫的暴力相向,甚至為了保護子女敢跟丈夫大打出手,挑戰權威的暴力直到最後。

------

這麼一個可以給孩子鼓勵和打氣的故事,是作家張友漁在累積豐厚生命經驗下,想說給孩子聽的故事。

張友漁小時候並不是個功課出色的學生,長大後所做的工作也不是可以朝九晚五領著固定薪水的工作,因此她把花在體驗生命、認識世界的時間積累成豐厚的人生故事,然後再寫成一篇篇不太光明、卻很動人的故事。

或許這些事情,對於我們來說,是甚少聽說的,但卻不代表這些事情未曾發生過。

就像張友漁說的:「我們雖然不能自己選擇爸爸媽媽,卻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與方向。」

人生的道路,是要自己去創造,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像書中的大樂一樣,樂觀掌握自己的未來!

至於大樂的爸爸,有沒有像童話故事一樣,浪子回頭呢?

請大讀者小讀者,自己去看看這本書囉!

------

張友漁其他好看的小說:



2011-08-22

新書*《喀嚓喀嚓爺爺的恐龍王國》找你一起來體驗手做故事的樂趣

0 意見
文/小high


喀嚓,喀嚓,喀嚓~

咦?那是什麼聲音呢?

原來是老爺爺在剪紙所發出的呀!


喀嚓,喀嚓,喀嚓,喀嚓~

那老爺爺在剪什麼呢?

原來在剪--恐龍啊!

------

精緻的紙雕與立體感的佈景,彷彿老爺爺就在我面前,運用紙雕、慈母龍寶寶說故事給我聽呢!

看完了這本書,查了資料,才知道「紙芝居(Kamishibai)」的說故事方式,其實是源於日本民間戲劇表演呢!

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但是再透過松崗達英爺爺的這這本書,有了「長知識」的機會。原來......

以前日本的神社內經常會有表演活動,觀眾就坐在神社內的草地上看表演。草地的日文是「芝」,坐的日文是「居」。久而久之,「芝居」這個詞就演變為戲劇了。而「紙芝居」就是紙上的戲劇,將故事劇情畫在紙上,讓觀眾看圖,解說者一邊說故事,一邊跟觀眾互動,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的替換,總是會吸引不少大朋友小朋友的眼光。



這讓我想起,在小丸子卡通中不時的看過這樣的片段,公園裡面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位老爺爺騎著腳踏車載著一盒木箱子,
到了公園之後,選個定點,打開木盒開始說故事,小丸子總是會很期待去聽故事,老爺爺依據劇情問問題,答對了還有糖果吃呢!

每每看到這裡,都好羨慕小丸子的童年,有這樣的老爺爺會在公園說故事給他們聽!

不過現在的小朋友好幸福,台灣也有了紙芝居兒童劇團,亞太技術學院的紙芝居兒童劇團,正努力用這樣的方式,到處為小朋友說故事。去年來過書店的紙芝居,也確實讓花蓮的大小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



貼心的米奇巴克出版社,怎麼知道看完了這樣的繪本,人也會有想要創作和玩一玩的想法呢?於是,書裡面的紙雕讓然要趕緊來動手嘗試剪剪恐龍紙雕,學著老爺爺裝上關節,賦予紙雕生命力,就像在紙上的世界活動了起來。

暑假雖然快結束了,但是還沒有看過這本書,或是還沒有認識紙芝居的大小讀者,有機會就到書店來看看這本書吧!



2011-08-20

2011/9/25(日)台南劍獅的故事--聽劉如桂說繪本裡的台南故事

0 意見


時間:2011/9/25(日)下午2:30~4:00
主講人:劉如桂(畢業於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科,目前從事美術設計工作,第一本書《劍獅出巡》榮獲第20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以及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著作還有《劍獅擒魚》、《魚夢》也獲得第七屆國語日報牧笛獎)
活動:本場書友會歡迎大人小孩共同參加。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這是三隻小獅子嗎?他們在討論什麼?怎麼這麼開心啊?


▲小獅子們跑來跑去,又是為了什麼?

文/怡琳

原來這些都是《劍獅出巡》和《劍獅擒魚》中的小劍獅們啊!

看著這些劍獅,有多人知道其實這是台南的民俗建築特色呢?

讀者如我,也是在看過這兩本繪本才知道劍獅的故事--劍獅是在安平地區民宅特有的避邪物,從明鄭、清朝到日據時代,在安平當地家家門上都刻有劍獅圖騰,大多安置在門簷或照壁上。

安平劍獅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主要有三種:劍獅其實是隨大陸移民而來,或是受清朝水獅影響才有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劍獅的出現與鄭成功有關。

這樣講起來,畫這些劍獅的人應該跟台南有些關聯囉!

沒錯,畫這些逗趣劍獅的劉如桂老師,是道地的台南子女!對於台南,劉如桂老師一點都不陌生,還把一些台南的街景也畫了進去,眼尖的你可以猜猜看喔!

除此之外,書中明亮的色調、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之中提到的許多習俗文化,不論是求籤詩還是太極圖,讓我這個家裡很少拜拜的人,都倍感親切呢!

令我感到佩服的是,劉如桂老師把劍獅畫得活靈活現,逗趣又可愛,運用明亮卻又淺淡的色調,讓我完全想不到劍獅原本是凶神惡煞、威風凜凜、嚇退敵人的辟邪物!關於這兩本書《劍獅出巡》、《劍獅擒魚》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凱風卡瑪之前的新書介紹--《劍獅擒魚》生活經驗搖身一變為好看故事!

尤其,我最喜歡畫中的筆觸,有鉛筆的痕跡,運用水彩去營造出溫暖的色調,除了故事貼近我們的生活,包含了我們的文化,讓小劍獅們帶領我們去體會古色古香的美。

在後記中,劉如桂老師曾說的一些觀點:在我們的生活文化裡,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物和元素,希望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這些事物和元素變得更加有趣。當我們覺得有趣時,也許,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才會產生興趣和認同。

希望透過這樣的故事,也讓我們更加瞭解自身的文化與認同,不禁讓我想到,平常許多的生活經驗,其實都可以拿來做一些美好的實踐,就像劉如桂老師把她的童年經驗和日常所看到的東西,化身為故事中的小劍獅一樣,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雖然我也還沒看過劉如桂老師,但我已被她的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住,歡迎你們來跟我們一同來認識劉如桂老的師創作與故事!

關於劉如桂,你還可以看中國時報2008開卷好書獎的介紹喔!

2011-08-02

2011/8/28《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李瑾倫帶你一起到海邊畫畫

0 意見

▲李瑾倫帶你一起到海邊畫畫

日期:2011/8/28(日)
時間:4:30pm--6:30pm
地點:花草集&對面的秘密海灘(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北三棧63號)
費用:130元(含花草集場地使用費及活動材料費)

備註:不限年齡,不限畫法,畫具請自行準備,當天活動請注意防曬及防蚊。

集合時間:4:10pm
集合地點:台九線187公里的7-11超商

------

《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開始前,我問瑾倫可不可到花蓮來,和讀者一起到海邊畫畫?原本擔心在新書發行期間,但還好找到時間了,瑾倫可以到花蓮來,來和讀者一起到海邊去走走、畫畫。

畫海,畫天空,畫沙灘,也畫人--在花蓮的海邊,把所有在海邊、海裡、海上的景象,全都畫下來。

瑾倫的大狗狗也會和我們一起去。

雖說是畫畫,但一直都覺得不會畫畫的我,其實也很想報名參加--所以我自己的想像是:只要願意嘗試在海邊畫畫、願意相信自己也能畫下一個片刻的時光,那麼當然歡迎參加。

但若你真的不想畫畫,就只是純粹想跟我們一起去海邊走走,當然也歡迎報名。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一個叫做「花草集」民宿對面的神秘海灘。


▲花草集的小貓

民宿主人,我們稱呼他「阿貴」,是個行動者。

他在幾年前把花藝工作室從花蓮市區搬進了現在的海邊,然後開始了海邊民宿的生活。

他是綠手指,民宿的空間當然滿是綠意;他還喜歡帶人體會手做自然,所以他也準備了簡單的手做教室,帶遠從外地而來的人透過石頭和木頭,領略自然。

民宿的對面,走過不長的一段小路,就是豁然一色的海天大景--阿貴就住在大海邊哪!


▲花草集大門

在暑假的末尾,再和我們一起回到海邊吧,畫一張送給你自己的海景,留待東北季風吹起時,做為想念海洋的依靠。

2011-07-02

2011暑假來海邊看李瑾倫《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展

0 意見



畫展期間:2011/7/12--2011/9/4
展出作品:《我家住在大海邊》原畫十數幅


------

李瑾倫,最為小讀者所熟悉的是貓和狗的圖畫書;大人如我,圖畫書之外,還喜歡看她寫生活裡的貓和狗的故事--都是和動物有關的故事。

除了陸地上的動物,大海邊和大海裡,也有動物吧--只是畫家沒辦法天天看到這些跟海有關的動物,像看到動物醫院裡、街弄巷子裡、撥撥橘工作室裡的那樣。

於是,為了畫海裡、海邊和海上的點點滴滴,畫家找來了魚圖鑑、也找了跟海有關的故事,然後再用她自己也喜歡的方法,畫了《我家住在大海邊》。

因此,雖然這些圖畫創作是和林世仁的童詩搭配出版,但是書裡的圖則一點都不讓詩文專美。

所以,若拿起《我家住在大海邊》時的讀者是先讀著詩才看圖,也還是能感受到畫家專注於描繪海裡樣貌的用心。

同樣和書裡的主角一樣,凱風卡瑪也住在大海邊,因此看到了畫家筆下的海,當然是忍不住多看幾回--我最喜歡的那頁是:書裡那些和人類一樣,也躺在沙灘上的魚,其舒適和優雅的樣子,和人類在海邊生活的樣貌竟是那樣的相似。

於是,看著看著,我好像也快要成為海裡的一部份了.......。

至於在原畫前,那些魚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你來看看吧,在原畫前,我們一定能看到更多畫家的用心。

2011-06-27

2011/7/17(日)樹先生跑哪去了?--林世仁帶你讀童詩

0 意見

▲林世仁要來講童詩囉!

時間:2011/7/17(日)下午2:30~4:00
主講人:林世仁(目前專職寫作,作品曾獲國語日報牧笛獎童話首獎、金鼎獎推薦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等。)
活動:本場講座針對成人讀者,報名前請先確認。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誰是林世仁?

說名字,讀者或許覺得陌生,但若說起書,我知道很多大人小孩都讀過《字的童話》系列書,許多讀過的家長都說,這些故事很好,連大人也看了覺得有趣。

所以林世仁是位童話作家。

但你知道他也寫童詩嗎?--而童話與童詩,我覺得林世仁自己應該更愛童詩。

我曾看過一篇短文,林世仁說他在國中時,每天早自修時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古詩,他都會默念著、背誦著,讓詩的味道在心裡廻盪。長大了,他曾經在漢聲雜誌擔任專職寫作者,雖然第一年的稿費不多,但卻意外成為激勵他自己努力創作的動機來源,而現今他可以用他自己最喜愛的寫作工作換取生活所需費用,他覺得是件幸運且幸福的事!

就是這樣一位熱愛創作的人,也熱愛與人分享他對童話及童詩的觀點,因此就算童詩閱讀人口是所有兒童閱讀出版品中最少的一塊,他仍熱情的在這個領域中灌溉著--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的堅持著--就成了我對林世仁願意到處與人談論童詩的深刻印象。

童詩教學也是一種創作

後來當我有機會在書店見到林世仁時,其實沒敢真的問起:童詩創作在面對出版市場的現實時,究竟面對了多少不順遂?

但我知道,就算出版社肯經營童詩出版,也得有相對應頻率的讀者給予回應與鼓勵啊!但讀者對於童詩(詩),多是陌生的吧?甚或是排斥接近的吧?

而說實話,同樣身為讀者及家長的我自己,都不太確定什麼樣的時候可以把童詩放進親子共讀的時間裡?

所以近年來雖然林世仁較多的作品仍是在童話上,但看到他在天下雜誌編著的<樹先生跑哪去了?——童詩精選集>出版後,我想起了林世仁曾經說過的話:帶小孩(也包括大人)欣賞童詩,也是一種創作。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林世仁真的是把自己同時身兼童詩創作與童詩讀者的身份與許多想法都寫進書裡了吧!而他定是希冀透過一篇篇短文,讓有意接觸童詩的人,有條路可以走--那個人,會是你嗎?

我已經先走進來了--而你相信嗎?只要一開始,就會發現真的不太難耶!

七月中旬,林世仁會來跟凱風卡瑪的讀者分享他對童詩的想像,我其實不確定會有多少讀者願意走進這個主題討論空間裡來,和作者及教學者林世仁共同在童詩的世界裡對話?

但我知道,如果你也對童詩感到陌生,林世仁肯定會在座談裡讓我們對童詩有些改觀......就算極為微小,對於個人閱讀的進展,也值得一試喔!


------


同場加映路人提問:真的要去喔?會怕耶......

「讀詩,真的有點難啦.......!」(路人甲忍不住叨念著.......)

「好吧!你若還是猶豫著,不然就先找時間到書店裡來看看林世仁的作品,或許在先與林世仁的文字相遇時,你就會先感受到一個童詩寫作者的熱情與堅持了。

而那也算是一個夢想實踐的故事吧!」

所以,先讀一篇林世仁的詩吧!

那就值得了愛
                
(本文選自民生報出版的《宇宙呼啦圈》)

如果我有長頸鹿的身高
所有人都將抬頭向我仰望
如果我有藍鯨的體重
二十隻大象也不能將我推倒
如果我有獵豹的速度
飛馳的汽車也只能在我背後呼呼喘著大氣

如果我有大紅袋鼠的腳勁
一個蹦跳,就是一條河的飛越
如果我有抹香鯨的潛水工夫
再深的海洋也是我的私人泳池
如果我有吼猴的嗓子
三公里外的飛鳥也將驚歎我的歌聲

但是
如果沒有了人的靈魂
我就只是一個過長的梯子
超重的石頭    
飛馳的箭
蹦跳的球
悶沈沈的潛水艇
與擾人的擴音器

有了靈魂
我便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
雖然平平凡凡
不大
不重
不快
不神奇
但是
那就值得了愛

2011-02-18

活動*2011/3/13 湯姆牛《庫西的藝想世界》書友會

0 意見

時間:2011/3/13(日)下午2:30~4:00
主講人:湯姆牛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來信請留下連絡電話。


------

湯姆牛要來了耶!

「哞.....」

店內傳出這麼一聲,那位一邊看著湯姆牛新書的店員姐姐,傳來一陣哞叫聲,她說是因為聽到湯姆牛要來談新書《庫西的藝想世界》太開心了。

她還說,湯姆牛之前出的書,她都有買耶!對於可以聽聽極具個人繪畫風格,且畫風辨識度極高的湯姆牛說說自己的創作故事,實在很令人期待!

但是,在畫家來之前,我們想跟你分享一個湯姆牛在新書裡談的故事。

2010-11-21

新書*《叮咚小悟空》裡看見哲也的新創意

2 意見
叮咚小悟空之哲也的奇幻想像故事,開始上演囉--這是我看到哲也新書《叮咚小悟空之奇怪的三眼少年》和《叮咚小悟空之悟空的七十二遍》封面上的三眼少年及小悟空的第一個感覺!

悟空,是中國古老故事中的大人物。但要把悟空寫進新創童話,要怎麼保有悟空調皮、聰慧的原味,又能寫出符合現在的小讀者想看的模樣,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耶!

看到哲也做了這個嘗試,實在很令人開心--在還沒打開書之前,我開始想像著悟空在哲也的筆下會變成什麼模樣。

於是,《晶晶桃花源記》裡以小紅魚做為進入桃花源探險起點的故事就跑進腦海裡--這是哲也改寫古老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

------

為什麼要改寫老故事呢?

一邊看著叮咚小悟空的新書,腦海裡一邊浮現起跟哲也聊天的畫面。

我們和哲也見過幾次面,哲也外表的樣子、說話的速度、想事情的方法,實在都不像一個四十多歲的叔叔耶!

一個擁有不老外貌的人,為什麼喜歡說老故事呢?

我猜想,是因為「悟空」應該是哲也喜歡的人物吧!

悟空擁有七十二變的通天本領,但不以超高本領為己謀利;悟空看起來調皮不受控制,但其實卻有顆單純善良的心--這些特質,其實跟哲也自己還有點像呢!

於是,哲也筆下的悟空仍然善良--和屢遭追緝的小怪物一起坐著吃地瓜、看夕陽;悟空仍然活潑好動--和唯一的妹妹爭著打電動;悟空也仍然聰穎機智--順利躲過二郎神的高超棍法。

哲也和小悟空,於是就像兩個故事講不停、手腳動不停的人,在我身邊不斷來去穿梭--從作品裡看見作者,這是另外一種看書的角度。

但,不認識哲也的人,也可以從哲也的《叮咚小悟空》裡看見哲也想介紹悟空這號古老人物給小朋友認識的想法喔!

至於接下來要和小悟空過招的人又是誰呢?

希望你也和我一起期待囉!


2010-10-12

活動*2010/10/17《舞動人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影像座談會

4 意見


時間:2010/10/17(日)下午2:00~5:00
與談人:胡敏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國立羅東高中主任輔導教師)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15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舞動人生》的故事是......

11歲的比利跟所有倫敦北方的孩子一樣,被礦工出身、為了薪水終日罷工跟警方搞對抗的父親送去學拳擊。可是,比利真正想學的卻是芭蕾,於是他瞞著父親,把拳擊手套換成了芭蕾舞鞋,將心中的憤怒從拳頭轉移至腳尖。比利的啟蒙老師威金森太太,是個煙不離手,擁有重量級身材的女士,她剛開始雖然不情願地教導比利,後來卻被比利的決心及熱情感動,也喚醒了她美麗的芭蕾夢想。笨拙的舞姿、父親的反對、經濟的壓力,顯然都阻擋不了比利的決心,最終他靠著意志力打破階級、性別的藩籬,真正地舞動人生!

為什麼要辦這場座談會?

台灣性別教育平等協會在今年有一系列的性別教育活動。

系列活動之中所討論的議題所必須關注的對象及內容,若說是條革命之路,應該不是過份的形容。在東部的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自許為一顆小種子,在2010年的秋初我們期許招喚來更多願意討論及重新思考性別教育議題的朋友們,在書店場合裡透過影像座談會、書籍導讀分享會,共同形塑更適合在花蓮地區推動性別教育平等工作的方式及內容。

有人告訴我們,花蓮民風保守,或許不適合辦類似議題的講座或討論會--我努力思考著「保守」的意義是什麼?

還有老師說,性別教育是女性主義的事啦,我們在學校裡沒這些問題啦--我於是又想:「女性主義的事」是什麼樣的事?

對於女性主義,對於性別教育,我一直相信那不只是「有發生類似情況事情」的人或機構才需要去理解的事情。

於我自身為例,成為母親之後,才越發察覺我自己加給我自己的「性別刻板印象」壓力有多大:在書店工作到中午時分,就想回家弄飯,深怕沒回家照顧孩子的飲食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每當把孩子託給家中長輩照顧時,就有深深的罪惡感;家裡稍有零亂的樣子,就覺得是自己沒把家整理好......!

於是我在還沒充分享受當一位母親的快樂時,就已經被「母親」這份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也於是,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一個很差勁的母親!再接著,我便一直看許多談論如何「當好一位母親」的書,總以為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教養方法,我就可以當一位優雅的母親!

但,直到今年暑假的生活寫作班,許多次跟講師虹風的對話及書寫作業當中,我才猛然察覺長期以來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以及對於如何擔任母親的錯誤形象。

這一切的錯誤思考方式若沒有改變,我便始終於無法從身為母親的生命中獲益。

一下子,我好像想通了--但相信我,長期以來梏桎心靈的陳舊觀念,絕不會輕易放過我,於是我總得在不斷的生活點滴當中提醒自己要有所意識,並有所改變。

現在,我還挺喜歡自己的改變,那是一點一滴想要挑戰自己舊觀念的生活方式;但我卻也逐漸察覺,那也正是在挑戰整個社會對於合適的性別身份及正確生活方式的認知。

於是,我很開心的接受了台灣性別教育平等協會的合作邀請,在書店場合中,讓我們藉由觀看別人的故事及書寫文字當中,重新思考於我自身性別中,更多該做的與不該做的事情,是否有機會得以重新翻轉!

2010-10-10

新書*帶著音樂和勇氣的《一隻名叫小狼的老鼠》的故事

0 意見
愛動物的人,所寫出的動物必定有與人類極為相似的個性與樣貌。

晨星出版的新書《一隻名叫小狼的老鼠》裡的主角,先是被給了一個奇特的名字--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老鼠(Wolfgang Amadeus Mouse),然後其瘦小的身軀讓他在遊戲及覓食活動中又因為始終不如他的十二個兄長姐姐們,因此他只好認命的留在家中與母親在一起生活著。但也因為如此,他才得以在哈尼比老太太的鋼琴邊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份。

老鼠有音樂天份,能做些什麼事情?

這讓我想起雙鼠記(The tale of Despereaux)裡的愛上音樂、愛上故事和愛上公主的老鼠!

因為有著異於同類的天份和思緒,故事裡的老鼠當然就得承受不同的生命節奏--更多的冒險與更多的不安全。

這些標示為適合兒童及青少年閱讀的小說,會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們忍不住問自己:「我喜歡冒險不安成份較多的生活嗎?還是我比較想選擇安全又穩定的生活?」

還是其實文學作品已經先帶我們到達冒險的境地,在想像的世界裡,冒險已經足夠,但回到真實生活裡,我們的孩子有面對不完的考試壓力及補習,多數人對於開闊世界的想像,在還沒開始前,想必早已接近枯竭。

我自己好像也是這樣長大的!

現在,再回來補--補更多對於開闊世界的想像、補更多對於生命實踐的行動,都還來得及吧!就好像帶小孩長大一樣,生命的豐厚與能量,也該與日俱增才是。

我一邊看著這隻名叫小狼的老鼠的冒險故事時,一邊這麼想著......。

關於作者


▲狄克.金史密斯(Dick King-Smith)

狄克.金史密斯(Dick King-Smith)的動物小說,最為人所知的是1995年的賣座電影「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要說》的原著《牧羊豬》,該書還獲得英國衛報兒童小說獎。

要寫動物,必得了解動物--原來,他原來是位農夫,經營乳牛牧場,在關於他自己的介紹中他說:If I had an ambition, it was to be a farmer......!

因為如此,許多他寫的故事當然都與動物有關。他雖然在54歲才出版第一本書 "The Fox Busters",之後即創作不歇,出版作品達60多本,尤其喜愛以豬為主角。他自己說在他的作品中:"mostly about animals: farmyard fantasy, I suppose you could call it, often about pigs, my special favorites."《幸運的棒棒糖》和《棒棒糖小姐》就是以豬為主角的作品。

故事裡還說了......


▲老鼠小狼與女主人哈尼比太太第一次正式見面時所聽到的歌,也是書裡介紹的音樂之一。

音樂,你喜歡音樂嗎?

這本書裡的老鼠的冒險故事是以音樂做為起點,因此書裡提到了許多音樂家和樂曲,從古典音樂到披頭四都有呢!

出版社編輯群們為台灣的小讀者把書裡的音樂都做了額外的篇章介紹,讓人讀起來的隔閡感減少許多--像是上面這首「你是最棒的」(you're the top),文裡就推介讀者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所演唱的版本。

對於鮮少接觸流行音樂以外的大小讀者來說,讀完這本書額外更多的收穫是認識了更多不同風格及時代的樂曲--像是Jazz。

跟你說,正當我在電腦前一邊讀著這本書時,我正一邊在YouTube上找著書裡的樂曲呢,而這個看似與閱讀無關的動作,卻也讓我對這本書留下深刻的印象!

閱讀與聆聽的美好風景,於是幫我留下了一個美好早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