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3

選讀*楊茂秀老師的說故事送禮美學(上)

七月初,專程回台北上了一個星期的課,是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開的課。有家長說,我很認真;也有人問:值得這樣上一個星期的課嗎?上完了課,回來到現在,一直想把當初想去上課的心情,和上完課之後的收穫與你們分享,但又遲遲沒有動筆!

剛好,毛毛蟲兒童哲學月刊的編輯怡君來邀稿,希望我寫下自己在上完楊茂秀老師「說故事的送禮美學」課堂後的心情和心得。

--------

記楊茂秀老師「說故事的送禮美學」課堂故事(一)

送禮,是一種表達友善的人際社會行為。說故事,也是一種送禮的行為嗎?

對於愛跟孩子說故事的大人們而言,當我們把一個個故事視為禮物送給孩子時,孩子們又會如何看待這份禮物呢?孩子們,會認為故事也是一份禮物嗎?



楊茂秀老師在「說故事的送禮美學」課程當中,當然沒有給我們答案。只是透過一個個的故事和討論,我們這群去上課的人似乎逐漸了解:把故事當成禮物所產生的益處是:不僅增強了故事的價值,也增進了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之間的「關係」與「連結」──因為故事這份禮物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聯繫。

楊茂秀老師以沒有玩具的小飛的故事做為開場,提醒我們──故事要一直說下去,才有價值,也才有意義,才不會變成「香菇」。而故事中的小飛也確實因為不斷的說著別人送給他的故事,才讓自己的生命有了不同的發展與意義。

同樣的道理,在Mollly Bang的圖畫書《Paper Crane》一書中,也可以看到。因為,送來神奇紙鶴的老人,他所為餐廳老闆帶來的禮物看起來雖然是那隻神奇的跳舞紙鶴,但當紙鶴與老人離去後,讓餐廳可以持續維持的正是那個可以一再被傳誦的神奇紙鶴的故事。

有了故事,有了會說故事的人,這份「故事要一直說下去」的禮物精神,讓我們這群愛說故事的學員,對於「說故事,是一種送禮行為」的概念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課程心得,待續......

-------


從開幕至今始終沒有停過的凱風卡瑪的故事時間始終想要傳達的就是這種送禮的精神,所以我們不收費,也不特別標榜故事的教育目的。因為每個坐在故事前的孩子,都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與收穫。

有人問:「你們難道不知道各地的故事屋,都有收費嗎?」;也有人問:「你們的故事時間怎麼都沒有唱唱跳跳的內容,也沒有大型的特殊道具吸引小孩的注意?」;還有家長好心的勸我們:「不收費的活動,來參加的人就不知道它的可貴喔!」......好多好心的建議,我們都聽進去了!

但一直以來我也總是告訴大家,凱風卡瑪雖然也是個需要收入的書店,但是若把故事時間也變成書店營收來源,那麼對於沒有預算聽故事的家長和孩子而言,閱讀就不僅只是奢華的享受,而是一種標示家庭收入狀況、標示富貧的教育活動了!

所以,凱風卡瑪會繼續把這些好聽的故事,和每位故事老師的用心當成一份份禮物,送給願意主動上門感受的孩子和家長們。

希望你也繼續來和我們一起感受這些故事的美好!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 2 意見 )

  1. 也有人問:「你們的故事時間怎麼都有唱唱跳跳的內容,

    是不是少了個"沒"?

    說的好呀說的好呀
    今天好累
    明天再多說ㄧ點我的感想

    回覆刪除
  2. 啊,謝謝patty的落字校正,我補上了。哇,少一個字,意思差很多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