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6

老故事,新包裝─《又窄又小的房子》

前陣子書店來了一本「新」書,內容是一則流傳已久的猶太故事。書很新,故事卻像一瓶釀了很久很久的老酒,越陳越香呢!一翻開書,一字一句讀著時,沈浸在故事中的香醇味道,也慢慢地瀰漫四周。它是《又窄又小的房子》。

有人說老故事,總喜歡談大道理,總喜歡透過文字訓示或馴化孩子,孩子也因此失去了思考的機會與閱讀的樂趣。這本重談與改寫的老故事,值得繼續閱讀的理由是什麼呢?想必有一些樂趣和思考的機會!

這要從故事的主角-老太太說起了,她總是覺得自己的居家空間又窄又小。於是求助於「聰明的老先生」。她說:「聰明的老先生,請您幫幫忙,我的房子實在太擠了,該怎麼辦才好?」聰明的老先生告訴她:「把你的雞帶進屋子裡。」

讀者心裡一定覺得怪怪的:再塞一隻雞,屋子不是更擠嗎?!老太太的心情跟大家一樣,她也在心裡想:「這是什麼怪主意?」。雖然如此,老太太還是照作,作了以後,困境當然沒有解決。於是老太太再度求助老先生,結果老先生竟然建議她把羊、豬、牛也一一帶進屋子裡。大家心裡一定覺得:老先生給的主意,真是越來越荒謬了!聰明的老先生真的聰明嗎?

一群動物在屋子裡,肯定會把屋子搞得天翻地覆,同在一個屋簷下的老太太終於受不了,又去找聰明的老先生。老先生終於說:「把牠們統統放出來吧!」老太太說:「那不就跟原來一模一樣阿?!」你猜,老太太把動物放出來以後,還會覺得自己的房子又窄又小嗎?

看到這裡,您有沒有恍然大悟?有沒有體會出老先生的餿主意呢?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表面看似愚蠢的「怪主意」,卻是促發老太太重新感知舊空間的關鍵呢!這是一個很適合與孩子一同猜想與討論的好故事呢!

其實,我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多來自與他人或他物作的相對性比較(對比)。例如:人跟大象放在一起,大象就顯得特別大;長頸鹿與小狗,就顯得長頸鹿的高…。原本孩子透過比較來認識自己或他人時,並沒有比較優劣的意思。只是一進入社會,比較就成了判斷優勝劣敗的工具,人也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漸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聰明的老先生」出的怪(餿)主意,無非只是想提醒我們:要重新認識、理解與看見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您覺得,聰明的老先生,聰明嗎?

----------------------------------------------

除此之外,眼尖的讀者是否聯想到什麼了呢?有沒有人想到另一本出版於1992年的繪本-《好一個餿主意》。這兩個故事的結構是一樣的,差別在於主角的煩惱不同,一個嫌屋子又小又窄,另一個則受不了家裡成天出現的哭喊和吵鬧聲。但是她/他們求助的智者,都出了相同的「餿主意」:把動物一一帶進屋子,之後再通通放出來。於是覺得房子又窄又小的老太太,再也不覺得房子又小又窄;覺得家裡很吵鬧的一家人,終於在動物通通離開家裡那一刻,倒頭睡了一個安詳又舒適的好覺,並體會到一家人在一起時的寧靜、寬敞、安全與快樂。

這一則猶太老故事,透過不同作者的改寫與詮釋,竟然呈現出不同的對比經驗與體會。真的非常有趣!如果讀者對重談與改寫的老故事特別感興趣,類似的繪本還有《石頭湯》和《七隻瞎老鼠》喔!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