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是一個在我們生活裡,一定都有機會認識到的族群。但也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對其認識通常是最少的,其實我也是如此--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族群的名字是在研究所時修過的課堂當中。
修完課之後,對於其族群的認識也就只停留在老師給的範圍內了。
雖是如此,我倒是在課堂內開始接觸所謂的庶民歷史的概念--也就是鼓勵書寫及紀錄各個族群的故事及傳說,或者把社區內的生活故事及日常點滴透過文字和影像紀錄下來。而不再只是接收歷史課本(也就是所謂官方歷史)的唯一論述。
於是,我就也開始著迷於聽著、看著花蓮許多社區裡的老故事。
那些故事的主角或許已經不在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其樣貌也多有更迭,但我卻在那些花蓮老故事裡感受到自己與居住土地之間的親密感--而這當然也成為我們一直留在花蓮的原因之一。
「把生命活得有歷史感」,是我在這些老故事裡最深的收穫,因為有歷史感,我才知道自己今日所擁有的一切是為何而來,也才知道在人算不如天算的今日,我應該讓自己的生活成為何種樣貌。
因此,當我看完國家圖書館與小魯合作出版的《臺灣平埔族生活圖誌》時,當然也就被書中的古畫及老故事所深深吸引--這當然是不同於現今臺灣非常流行的談論地方文化的繪本作品。
書中的古畫,倒不是什麼名家大作等級的古畫,其實就是兩百多年前滿清官員「六十七」命畫工編製的《臺灣番社風俗》。畫作裡呈現了平埔族的生活,書裡有:捕魚、捕鹿、捕野牛的生動畫面,以及猱採(即在夏天時爬上檳榔樹與木瓜樹摘取果實),種芋、遊車、刈禾、收貯、乘屋、守隘瞭望、沐兒、讓路、渡溪、教讀、臼舂等。
至於老故事則透過書中的兩位小主角的對話,緩緩的說著--像是在捕魚一頁中,就介紹了平埔族捕魚的方法。
不知道當時的畫工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完成一幅幅平埔族生活紀實的圖作,但是再細細翻閱,對於引領我再更深入的平埔族的生活,還真起了引導的效果。
------
要編一本這樣的書,想必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如何保留古畫原味,又可以吸引現代讀者的眼光,書裡的兩位小主角穿插其中的對話引導,其實很適合家長及老師陪著孩子一起讀。
因為,我總相信:在古老的故事前面,想必人人都能學得自己覺得最珍貴的東西,也必定有所收穫!
所以,看完這本圖誌之後,不知道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想再更深入認識平埔族?建議你可以到以下網站上,讓自己再「長」些知識囉!
*認識平埔族
*番社采風圖
*小魯出版社編輯的話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