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9

2011/11/26千里步道講座後記:千里步道裡有千篇故事、千種樣態、千萬情感



文/小high

今天聽到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徐銘謙分享千里步道的故事,生命中似乎又被打開了另一雙眼睛。

原來,千里步道,是很多愛護環境的人去慢慢走出來的,聽到徐銘謙栩栩如生的形容每個照片中步道的故事……真是希望當天的分享不要那麼快結束。

不過聽完步道串聯起溫暖故事,讓我實在也想要親自踏上步道去感受這片土地的芬芳與美好。就像徐銘謙說的:「從自己的家鄉出發,找尋出不一樣的道路,走入地方,走入時空隧道,走出自己的框架,走出不同的風景。」

其實,在參加講座之前,我跟許多人一樣以為千里步道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全台灣各地大興土地,蓋一條可以慢行的步道路線,就像許多縣市政府的單車道一樣......」,直到講座裡我才知道「千里步道,並非開路大隊,而是要找路,避開大馬路,走小路;還要找人,找出人對空間的記憶與故事……!」


台灣的歷史,在我求學時期,當然只理解教材裡所寫的,但是書本裡卻沒有教我們到底什麼是歷史?台灣歷史沒有被寫進書裡的卻又蘊含濃厚人文的故事,又在那裡?

而原來,就在千里步道鼓勵我們用慢腳步、慢生活中去發現的,原本就一直在我們身邊的一景一物一人的故事之中!

「要學習用慢的腳步去認識台灣」從徐銘謙的口中,更加理解了「發展」絕對不是千篇一律的高速公路與固定的路線、情節,發展與進步的建設其實有很多的面向。只要社區居民願意讓自己有機會聽聞更好的關於發展與進步的多元論述。

所以,我現在開始注意花蓮的小巷子,或是東華大學旁不起眼的鄉間小路、岔路了。我知道那會開拓我不同的視野,增加生活的厚度。

就像徐銘謙的講座中說的:「其實,也沒有一定要走直線嘛,可以橫著走,彎彎曲曲的走,過程中,總是有很多驚喜」。

的確,在台灣還有好多可愛的地方與故事等著我去探索、去聆聽,我喜歡這樣的多元又美麗的地方!

 


所以今天開始,我更告訴自己,也想跟你們分享:
不要千篇一律的石階路,傷膝蓋又傷環境;
不要千篇一律的大馬路,沒創意又沒風景;
不要千篇一律的包商工程,浪費錢又浪費資源;
要的是千里步道中的千迴百轉;
要的是千里步道中的千種樣態;
要的是千里步道中的千篇故事;
要的是千里步道中的千萬情感。 


**更多千里步道的故事和資訊,請連結到:
1.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2.台灣步道志工網

**徐銘謙及千里步道主題的相關書籍: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