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8

給凱風媽媽的一封信(3)

3 意見
To Peiyu,

答案在哪裡?感覺已經很接近了,不過好像還是一直繞繞繞,繞不出來。

原本有個很好笑的想法,以為公視「誰來晚餐」節目播出後,會從節目中,找到支持書店繼續開下去的答案。結果呢?我不知道,因為節目到現在都還沒播出。而且,從節目拍攝到要播出,一隔就是一年,播出時搞不好我們已經把書店關了。

那麼,答案究竟在哪裡?

「答案在孩子身上喲,」有個聲音從心底浮出來。

* * *

還記得嗎?我們的生命中的每個階段,總是有本書、有間書店、有某個書櫃,伴著成長。

還記得我小學時候的漢聲小百科,著迷那幾頁,怎麼也看不膩的城市街道、水力電力管線的剖面圖。高中時蹲坐在書店裡,在補習前的時光,讀完所有村上春樹的小說,以及想像自己是先知中那隻射出的箭,脫離父母後就不再回頭。大學時從敦南誠品的平台上,自以為是地買了一本戀人絮語,想要從其中找幾句可以幫情書加分的語句,回去之後才發現其實整本書都看不懂。

記得妳跟我說過的文化中心圖書館,以及國小老師特別幫妳留下,讓妳可以帶回去的國語日報嗎?架上那一整套的吳姊姊說歷史故事?高中著迷過的張愛玲?還有那些大學中文系時,只能用汗牛充棟形容的古籍,一箱箱地跟著我們搬了一次又一次的家。

我想,書店開著的一天,就有一個機會,一點希望,有一個孩子,在書店裡,在說故事的現場,翻到了一本書,讀到了一個故事,像是個小小的漣漪,對他的人生有所啟發,埋下種子,產生一輩子的影響。就像是,曾經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的事情一樣。多麼美好,不是嗎?

讓這件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也發生在花蓮的孩子身上,好嗎?就當做是我們倆對於這個在我們的生命中,帶著魔力,不斷滋養我們生命的地方,一點小小的回報。

2007年夏天,拍攝於花蓮長濱海邊,當時正帶著孩子去跑每個鄉立圖書館,張貼書店暑假活動的海報。藍到不行的天空與海,總是讓人心情開闊起來。

給凱風媽媽的一封信(2)

0 意見

To peiyu,

去年9月26日中午,妳準備了一桌的菜,我們開心地迎接神秘嘉賓到訪。那是公視的節目「誰來晚餐」的錄影,跟拍了我們的花蓮生活四天後,在我們都心力交瘁的時候,總算要請神秘嘉賓吃飯了。四天的跟拍,跟製作團隊和導演都聊了許多許多,超出節目內容長度多得多。談到花蓮的生活、談到這幾年的書店在花蓮做的事情、談到孩子的教養、談到閱讀與城鄉資源落差、談到出版業和獨立書店。導演和我們同年,卻有著超乎同年紀朋友的敏銳和世故。我們的花蓮生活,在那幾天一一被解構。

一年過去了,前兩天接到導演的電話,說節目預計下個月要播出。諷刺的是,當天我們正好知道,獨立書店聯盟在成立一年後,將停止運作;耕耘童書閱讀多年的貓頭鷹圖書館,也將吹熄燈號。今非昔比,我們似乎對於書店生存的環境的看法,又變得更加悲觀;對於我們書店在花蓮這個現場,能夠發揮的影響力,又更加地懷疑。

當年,離開台北的工作,打算來花蓮的時候,W說了一句:「有一天你會後悔,這時候離開,你不知道你損失了什麼。」我不知道W當時只是氣話,還是,他真的料想到一定會有這樣一天,我們會打算放棄花蓮的一切,從頭來過。

* * *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法律人?」我原本以為,困難尖銳的問題,在研究所入學口試時,已經都回答過了,而且,我也提供了令人滿意的答案,不然我哪能錄取入學。沒想到,第一次跟老師討論研究計畫,就被開了一槍,而且是重重一槍。我語塞答不上話,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沒有答案。「法律人」(lawyer)這個一語雙關的名字,從什個時候開始,跟我有了關聯?

是不是會有這麼一天,多年前的一時興起,想轉換跑道成為一個法律人這件事,在我的生命中將會成真呢?回頭檢視,這一條成為一個「真正的」法律人之路,已經走到哪了呢?當我希望成為一個法律人的時候,是為了伸張正義?還是為了早日考上國家考試,以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伸張正義這個名詞好媚俗、好空泛,每次聽到都忍不住問自己:「到底是誰的正義?如何伸張?」

為了念研究所,離開台北來到花蓮;抑或是,為了離開台北來到花蓮,所以去念了研究所。然後,結婚、有了小寶寶、開了書店。這些事情,究竟哪些是因,哪些是果,真的分的清楚嗎?還是,這是花蓮這片土地的魔力,讓我們都昏了頭,栽了進去?

* * *

時間再次回到大學畢業那年,遍地是「.com」創業,似乎念資訊的人,都必然會走上開一間網路公司這條路。當年,支持我和W去創業的信心與勇氣,現在回想起來,竟然有點可笑,僅僅是那句「Nothing to lose,為什麼不去試試看」罷了。然後,事情起了個頭,一切就無法駕馭、無法預料、無法回頭,一間公司竟然就自顧自似的,不斷地向前走去。向前走去的速度快了些,快到連我都還沒能回過神,事情就一件件發生了。由月光曲的命運牽連的大學同學A,加入了公司,無心插柳的新的產品線取而代之成為公司營運的主力。現在回想起來,我和W的陸續離開,僅僅是早晚的問題。

很明顯的,當年那句「Nothing to lose」,已經不再適用現在的我們。書店要繼續開下去,需要其他的信念和動力。對於現在的我們,不再是孑然一身的兩個小夥子。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家、一間書店,該是邁向尋找勇氣之路,還是,回頭讓一切都回到原點。

(未完待續..)

給凱風媽媽的一封信(1)

4 意見
To Peiyu,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討論這個問題,但似乎是最接近答案的一次。

「還要繼續把書店開下去嗎?」「再這樣開下去,又有甚麼意義呢?」 我們都知道,一下子是討論不出答案的,這不令人意外,如同之前每次的討論一樣。寶寶安的哭聲,又把妳帶回了床上,安撫著小寶貝,睡著了。看著忙了一天的妳,不忍心再次把妳叫醒,如果只是為了這樣一個永無答案的問題。

不過今晚,好像真的是最接近答案的一次了,我心中這樣想著。因為今晚的月光好美,讓我不禁哼起了「月光曲」。這是哪一首月光曲呢?是德布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還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op. 27, No. 2, Moonlight Sonata)呢?回到初次認識這兩首月光曲的年份,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二十歲,大二還是大三的音樂欣賞通識課。隔年,為了那個看起來好美的月光-Clair De Lune,跑去修了一個學期的法文課。法文課上學了什麼記得有限(大概就是bonjour、merci 還有那個「沙驢」),但值得記上一筆的事情,卻是當初怎麼也想不到,在課堂上認識了A,會在幾年之後,對我們的人生,造成戲劇性地影響。然後,人生從此就轉了個彎,把我們帶到花蓮,成了家,開了書店。

當初對於書店的期待與想像,妳還記得嗎?在小小的城市角落,海邊,平平靜靜地,伴著孩子長大,倆人相依相偎到老。有好多書的陪伴,陪伴我們的孩子、花蓮的孩子、當然還有最喜歡書的妳。然而,一下子排山倒海來的現實,好快。書店剛開的第一年,一家大經銷商倒了,震驚整個出版業;隔年,大型連鎖通路的競爭短兵相見,書越賣越便宜,但是我們小書店,進書價格卻越來越貴。經營小書店,不再是能夠支撐生活的工作方式了。妳不斷地問我,「我們還要繼續開下去嗎?」「如果有我們繼續開下去的理由,我們就繼續開。」我總是這樣回答妳。

今年八月中,寶寶安生病住院,妳不斷自責自己,是因為忙於書店的工作,疏於照顧小寶貝。住院一住就是十二天,寶寶安的臉上、手臂上、腿上的小肥肉,在折磨下都削瘦了,妳也一下子消瘦了不少。十二天的時間,妳暫時卸下了工作,想了又想,想了又想,究竟那個「繼續開下去的理由」是什麼?妳一再追問我,是不是因為,不敢重回當初離開的地方,不願住回城市,不想回去原本工作?



一下子,我沒有回答,因為我好像從來都沒有想清楚過這個問題:「為什麼離開城市來到這裡」。我嘗試著把問題丟回去:「書店要繼續開下去,是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這裡的孩子、老師、家長、還有更多其他的讀者,需要一間書店,不是嗎?」

(待續...)

2010-09-16

通知*中秋節營業時間調整

0 意見
凱風卡瑪中秋節營業時間調整公告

店休時間:2010/9/21(二)--2010/9/22(三)

這兩天,白天的天氣極好,很適合在晚上的時候溜到草原上散散步,抬頭看看月亮和星星--而這是家裡的小弟弟發現的。

前兩天的晚上,他在家裡的陽台上吹風,突然大叫說:「看到碎片了!」

我驚嚇著跑過去,以為是陽台上有什麼碎片會弄傷他。但只見他抬起頭用小小的手比著天上的上弦月,開心的跟我說:「弟弟看到月亮碎片了!」

於是我們倆就開心的在陽台上看著月亮碎片,當然還有月亮碎片邊上那些小小亮亮的星星。

可以悠閒的抬起頭看著月亮星星,真是件幸福的事--因為那必定是在光害不強的地方,而住在花蓮的我們,在家裡的陽台上就可以感受到這麼美好的事情!

這幾天,上弦月要慢慢變成滿月囉,也就是中秋節快到囉!那天,希望你也能找個地方,躺在地上看看月亮的樣子,聽聽星星的聲音!

是秋天的風、月亮和星星的關係吧,凱風卡瑪的工作伙伴們,我們連著原本就有的週一公休日,要休假三天去了。

所以,原本中秋節要來的朋友們,請別撲空了哦!

先預祝大小朋友們,中秋節快樂--不管你要用烤肉還是月餅和柚子度過中秋節,但最好的仍然還是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喔!

2010-09-11

活動*2010/9/15我有一張海上餐桌:歐銀釧談散文創作

0 意見
時間:2010/9/15(三)下午1:30~3:30
主講人:歐銀釧(現任星洲媒體集團駐台灣特派員;同時擔任《天人菊寫作班》指導老師)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人數:預約報名15人,現場開放5名。
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給我們。

今年的七月中旬開始,凱風卡瑪的成人寫作工作坊裡,參與課程的學員,當然也包括我在內,以八次的課程,在講師虹風的引導下有方向且刻意的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

現在,課程告一段落了,虹風再為我們邀請致力推廣各式寫作課程的作家歐銀釧來跟我們聊聊寫作與生活之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寄件者 For blog


歐銀釧老師在給凱風卡瑪的講綱裡寫道:

每個人都有一張心靈裡的海上餐桌,只要打開心窗,就可以看見心緒千回百轉,在生命的海洋裡,等待書寫。

散文是人生旅程中的經驗書寫。請不要急著行走,靜下來,有故事藏在裡面,有文字在心裡跳躍著,靜下來,靜下心來書寫,聽見左心房右心室的聲音,聽見文字在紙上舞蹈。

散文雖然是自由的創作,但是,每篇文章裡都有一道要特別標注的光。如何讓那道光顯現出來,也就是如何讓散文的靈魂表現出來,可以試著導讀作品,尋找文章的「光」,尋找讓我們感動的文句。


雖然這是寫作班學員的課程之一,但我們想要邀請更多願意來聽聽如何寫下內心聲音的你,一起來分享個人與寫作的關係--或許你像我們一樣,也才正式學習寫作生活、傾聽內裡聲音。

而這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

然後,我們或許就可以互相期待一場盛會,讓我們可以交流與討論彼此對於生活與寫作之間關係的想法。

2010-09-02

活動*2010/9凱風卡瑪故事時間@花蓮縣文化局

0 意見

▲2010/07/31文化局繪本上菜活動,凱風媽媽為孩子說《不是箱子》的故事。

故事內容:
9/4:10:00--11:00 花兒學校上學去
9/11:10:00--11:00 吸管妙妙笛
9/18:10:00--11:00 童話七巧板:中秋節的故事
9/25:10:00--11:00 畫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故事可以聽的孩子,是很幸福的!

在書店,我們常見大人們為孩子講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一邊和孩子專心的沉浸在故事的情節裡,一邊享受親子共讀的樂趣,看得我們也很想再變回小朋友,身邊可以有大人一直講好聽的故事給我們聽。

當然!變回小朋友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我們就變成喜歡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人,一邊說給小朋友聽,一邊也可以說給自己聽,這樣一來,還是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聽故事的喜悅呢!

九月份的每週六上午10點至11點,凱風卡瑪要到文化局的兒童閱覽區,說故事給更多的小朋友聽囉!除了說故事外,妮妮醬還會準備許多和故事相關有趣又好玩的小活動讓小朋友有機會動動頭腦和身體,從這禮拜開始,邀請大家一起到文化局聽故事、玩遊戲哦!


▲熱情的小朋友全都擠到台前專注的聽故事。

九月份一系列好玩的活動包括有:

9/4花兒學校上學去 10:00--11:00
花兒學校在秋初又要開學了!帶著愉悅的心情,跟花兒芭老師唱唱跳跳,說說念念一個森林的故事!


9/11吸管妙妙笛10:00--11:00
小朋友們一起來玩不同的樂器吧!用五顏六色又便宜實惠的吸管,就能唱出一首首好聽的歌!當然還有唱唱說說的故事,千萬不能錯過!


9/18童話七巧板:中秋節的故事10:00--11:00
中秋節快到了!如何利用好玩的七巧板,東擺西擺,左變右變,創造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呢?一定要親自來體驗看看!


9/25畫一個自己的故事10:00--11:00
故事,是怎麼〔長〕出來的呢?用自己的左手右腦,和身邊一起來聽故事的小朋友們一起畫一個好聽的故事!

閱讀是大人與孩子間最好的溝通語言,九月份的週末,邀請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一同到文化局圖書館讀好書、聽故事共享親子閱讀的樂趣!詳細報名方式請洽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兒童閱覽區陳小姐03-82271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