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日本圖畫插畫大師赤羽末吉的《好大好大的大蕃薯》

一群幼兒園的孩子原本要去挖蕃薯,卻因下雨無法成行。孩子們雖然很失望,但是挖蕃薯的念頭,卻沒有因此而消退。既然挖不到蕃薯,那麼畫蕃薯解解悶好了。

孩子們跟老師要了很大張的畫紙,所有的孩子都加入了畫蕃薯的行列。畫畫過程中,孩子們不斷地加紙張,最後畫了一顆好大好大的大蕃薯。這顆大蕃薯,激起了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他們討論著這麼大的蕃薯怎麼挖?怎麼從田裡搬回幼兒園?搬回來之後要怎麼清洗?…。大蕃薯與幼兒的互動畫面,就像小人國或一群小螞蟻發現一個可以巨大的美味食物一樣,把蕃薯搬回家或是幫蕃薯洗澡都成了浩大工程。蕃薯清理乾淨後,孩子們的肚子也餓了,蕃薯就等著被吃囉!可以怎麼吃呢?孩子們發展出三種方式:炸蕃薯、烤蕃薯與加了芝麻的糖漬蕃薯,甚至還開了蕃薯派對,盡情地吃蕃薯。

大蕃薯真的很大很大,孩子們吃了好多好多,肚子好脹好脹。吃好多蕃薯,肚子裡也脹滿了氣,這些氣總得有個出口。突然一聲聲「噗-砰」的屁,把肚子像氣球的孩子們都彈到宇宙去了。孩子們可樂了,遠足挖蕃薯去不成,到藍天和宇宙旅行也好舒服呢!

《好大好大的大蕃薯》這個故事的場景,源於日本鶴卷幼兒園。故事內容則源自日本圖畫插畫大師赤羽末吉,聽市村老師所講述的幼兒繪畫課的實踐故事。以及大師看到一幅長達五六百公分,寬七十公分,以好大好大的大蕃薯為主題的幼兒集體創作作品後,所激發的繪本創作。

這本書只有三種色調,白色、黑色及桃紅色。所有主角及場景的描繪,都以白色為底,然後用簡單的黑線條表現;整個大蕃薯則以桃紅色整片塗抹。很有幼兒塗鴉的味道,線條雖然清晰簡單,卻不失神韻呢!很喜歡圖畫裡,描繪蕃薯有多大的場景。當老師問「你們畫了怎樣的蕃薯啊?」,圖畫先出現了1/15的蕃薯,及五位身上沾滿油彩的幼兒及畫具的畫面,然後是連續六個大跨頁再加一頁的,幾乎塗滿整個頁面的桃紅色大蕃薯,外加每個頁面下都有小小的幼兒在奔跑的模樣。翻著翻著,會覺得大蕃薯真的好大好大啊!

蕃薯派對,是另一個有趣的畫面。這個畫面,讓人彷彿置身園遊會會場或準備宴席的大廚房似的。會場上有人擺盤、有人烤蕃薯、有人醃漬蕃薯、有人端盤子跑腿…..。很像一群玩扮家家酒的孩子,認真料理的模樣。小孩如果看到這畫面,應該很能感同身受吧!最後是大家吃得很撐很脹,這個畫面被作者充滿想像地描繪成:每個幼兒都大了肚子,像飽滿的氣球一樣彈來彈去,連吃多蕃薯會放屁的尷尬,也被轉化成飛上天空旅行的畫面。幼兒園的幼兒,在畫面中就像充飽氣的氣球突然放手,一飛沖天的樣子,非常有趣!

故事接近尾聲,飛上天的幼兒們,竟然還飛過了台灣島?台灣島怎麼出現在圖畫中?而且還是台灣兒童美術教育家鄭明進的作品?故事裡沒有說明,我只好獨自猜想,想著想著突然發現,台灣在地圖上的模樣,不就像個「大蕃薯」嗎!過去課堂上,老師為了讓我們記住台灣的輪廓,不是常將台灣比喻成蕃薯嗎!真是有意思的伏筆!這群幼兒不僅飛上天空,還越了國界,飄到鄰近的台灣上空一遊呢!

說完了圖畫,還有文字。一本繪本的好,除了圖,相稱的文字也非常重要。故事是以幼兒為主角,文字是否也呈現了幼兒童稚的語言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呢?有的。不僅如此,文中還呈現了幼兒有時候不輕易妥協,執意要作某件事的情緒喔!例如:下雨無法去挖蕃薯的時候,出現的語言是「討厭!討厭!討厭!撐傘去就好了阿!穿雨鞋去就好了阿!穿雨衣去就好了阿!」

更有意思的是,當幼兒真的接受無法成行時,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總得找些理由安慰自己一下。例如:「不要急,蕃薯阿只要睡個一天,就會一骨碌的長大一些;睡兩天,就會骨碌骨碌的再長大一些…..蕃薯一定會變得好大好大,在那兒等我們去的啦!」去不成,除了安慰自己,也會開始想像蕃薯的模樣,幼兒們討論起「那蕃薯會長得像這~麼大嗎?…..」其他人說「不對,是這~麼大啦!…」

幼兒的想像,透過語言,就這麼一直一直地延伸下去。延伸到大蕃薯要到哪兒洗澡呢?幼兒們七嘴八舌的討論,最後決定到游泳池幫蕃薯洗澡。可以到游泳池,又有一顆大蕃薯泡在其中,你覺得幼兒會乖乖地只是洗蕃薯嗎?當然不!幼兒們把蕃薯當成了一艘船或一隻恐龍。刷洗蕃薯的同時,嘴裡也喊起有韻律的語言:「把它洗乾淨阿!沖沖、洗洗、刷刷刷!」

一棵大蕃薯,從挖出來到搬回幼兒園,再到處理完蕃薯,可是大工程。幼兒們弄完蕃薯時,肚子肯定餓了、累了。故事就在晚霞出現時,讓孩子坐著雲回家囉!最後以躺在地上的孩子畫面作結束,而且一點也不囉唆地以「完畢」二字劃下句點。很像幼兒在語言上常出現的俐落語氣呢!

這麼一本以幼兒為主角,語言也很貼近幼兒的圖畫書,是不是只適合幼稚園年紀的幼兒看呢?其實不然!買這本書的人,大人及國小孩童也有呢!大人喜歡它的程度,也不亞於孩子呢!豐富的想像力,就像共通的語言一樣,吸引著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呢!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