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新書*打開《帽子》裡看到什麼奇妙驚喜?

我的朋友麥倫老師買了《帽子》這本書,我問她是被作者對於「帽子」的創意想像給吸引了吧!

她說,其實是因為
我小時候讀幼稚園,有一天要放學回家時,在我的鞋裡看到了一個小樂高人,我簡直高興得不得了,因為那一直是我想要的玩具。

於是我轉眼看看四周,同學都回家了,也不知道是誰的小樂高人。但是媽媽還在教室外等我,我於是沒想太多就把這個想要好久的玩具放進了書包裡。

一直到現在,那個樂高人還在我房間裡耶!

但我其實很後悔,總覺得那個玩具的主人,應該很想念他的小樂高人吧!

這也是我想買這本書的原因,我覺得這本書的故事像是治療了我心裡那個拿走別人玩具的深惡罪感的部份,也讓我以後再有機會要跟小朋友討論這個議題時,有一本可以用的書。




我聽了很是訝異,原來,麥倫老師對於自己小時候拿走那個在她鞋裡的小樂高人一事,始終不安至今......!

也因為麥倫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個不喜歡太跟孩子說教的老師,而對於用圖畫書跟孩子說道理在她的生命經驗中更是沒見過的事。而這本《帽子》的出版和對我言說的故事,看起來了讓麥倫老師心裡頭那個對於自己近似於偷東西的行為和小故事,有了一個小小的出口。

《帽子》裡還有別的驚喜......

但是對我而言,這本《帽子》更讓我喜歡的是作者保羅.霍普的說故事方法。

通常為了跟孩子說明「不可以拿別人的東西」一事,大人們往往得費盡唇舌跟還沒社會化的孩子講述人與已的關係--說了很多,孩子聽懂又做得到的,其實少之又少。

但道理要講得好聽,卻又極為困難--因此作者把帽子的各種「妙用」藉由書中撿到別人帽子的小主角亨利之口一一話(畫)出。

像是帽子可以......

▲書內頁:帽子讓亨利成為一個明星

帽子還可以......


▲書內頁:帽子可以當做雪橇,在雪地滑行

作者把帽子的特性拉出了框架,讓帽子成為亨利的冒險行動中重要的配角,但也因為如此重要,所以當媽媽一問亨利:「但是,亨利,如果有人需要這頂帽子,該怎麼辦呢?」

相對應亨利方才的想像,作者用媽媽的角度再一次呈現了帽子的妙用--


▲書內頁:聚光燈下的舞者,需要這頂帽子



▲書內頁:下雪天裡的男孩,需要這頂帽子

這果然是個運用「同理心」的對話方式,讓孩子也設想處地去想想--那個沒了帽子的人,該怎麼辦?

至於亨利會如何決定呢?

把這個閱讀的樂趣留給你自己吧!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