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5

透過俯視的角度,我們在《一本書》裡看見書外的異想世界

故事得從那一個晚上開始說起。一個常來書店的小學高年級男生,在書店總是安靜的看書。我們往往捨不得打擾他,所以最多的對話是到來的哈囉和離開的再見。

有一次下課時間,他興沖沖的走進書店,我們好奇這個時間他怎麼會來?他從書包拿出一本小書,原來是他自己撰寫加繪畫的手工書在學校參賽得到高年級的第一名。他說:「還沒拿回家給爸媽看過,下課經過先拿給妳們看!」

我還記得他的故事是一本曼波魚想要回家的故事,圖畫還運用了一些拼貼的素材,讓每個畫面都很繽紛豐富。能夠將把花蓮在地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想法寫下故事,不禁讓我佩服他的創作力和想像力。

這樣的故事可是真人故事。不過現在有一本繪本《一本書》把關於創作的題材畫成故事,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寫故事,享受創作的樂趣。

故事裡的角色尋找自己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就饒富趣味,每個角色對於「他們住在一本書裡」這件事清楚的很,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爸爸是小丑、媽媽是消防員、小男孩則擔任太空人,甚至是小狗、小貓、小魚也都有各自的角色設定。唯獨小女孩,她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故事。

她遇見一隻大鵝,大鵝說:「你最好找到你自己的故事。讀者喜歡好聽的故事。」

於是她開始去尋找:她在童話故事裡找,她在偵探故事裡找,她在海盜故事裡找,她在歷史小說裡找…。她不斷的找,卻也不斷的逃離,她知道那些故事都不是她的故事,最後她決定,她要寫下自己的故事,成為一名作家。

故事的呈現讓讀者從俯視的角度來閱讀,因此我們在閱讀的同時彷彿人就站在高處,低下視野欣賞一幅袖珍型的紙上動畫。如此特殊角度的呈現不僅可以展現出作者在創作繪本時與眾不同的功力,俯視的閱讀方式也帶給讀者別有意涵的意義。

創作圖畫書的過程是一趟冒險的旅程

作者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從小在父母的培養下對繪畫就有濃厚的興趣,他也一直期望自己成為藝術家的一天。1970年,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接受知名作家Elizabeth Levy的邀約,為她當時創作一系列的小說《Something Queer is Going On》作插畫,至今已合作三十多年,也因此開啟了他圖畫書創作的工作生涯。

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從1980年開始創作自己編寫故事及繪畫的圖畫作品,已有超過三十本的出版品。目前在台灣有翻譯的作品除了今年初出版的《一本書》,還有2004年得到凱迪克大獎的《走上世界最高的繩索》,以及1998年榮獲紐約時報最佳繪本獎、美國圖書館最佳童書獎、美國學校圖書館最佳童書獎、美國號角雜誌年度推薦好書的《野男孩》。

凱迪克大獎2004年評審《走上世界最高的繩索》時如此形容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的作品:
“有技巧且戲劇性的利用不同的視覺角度,讓讀者屏息沉浸在故事當中。巧妙的拉頁運用,水平拉頁帶領讀者一起和這位空中表演者漫步在空中,垂直拉頁強調雙子星大廈的高度與距離。葛斯坦讓這場絕無僅有的冒險深植讀者內心,轉變成為記憶當中的一部份。”

他創作繪本時擅用不同的視角,和他曾是一名動畫導演有關。

在接觸繪本創作之前,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在紐約擔任動畫導演長達25年。後來因為他認為圖畫書集合影像、繪畫、戲劇於一體,是一種最完整傳達方式,所以他曾說過:「我熱愛創作圖畫書。因為,創作的過程就像一場冒險,必須不斷激發人們生活中的想像。」

我們閱讀故事人物的同時,那些人物也在閱讀我們。

除此之外,俯視的角度也讓我發現,作者很細心的在每個角色的背後,都安排影子的存在,每個人物背後的影子縮影都加強了俯看閱讀時的立體效果,也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儘管俯看的角度讓我們在閱讀時,非得用讀者的角度進入作者創造的脈絡裡。
不過,莫狄凱.哲史坦(Mordicai Gerstein)也趁機幽了讀者一默。在小女孩剛開始尋找自己故事的旅程時,小女孩問遇見的大鵝:「什麼是讀者?」大鵝回答:「向上看呀!」

頓時間,我好像真的有被故事的角色看到的感覺。這種角色的轉換讓看故事的我一下子是讀者、一下子又變成被看的人,不禁有種被作者耍了一下的感覺。不過,突如其來的角色轉換讓讀者抽離書中的情節,跳脫到真實世界來,讓人閱讀《一本書》後彷彿經歷南柯一夢一般,一時之間分不清書中虛擬情節與真實世界。

原來《一本書》不僅可以帶領我們進入書裡面的世界,闔上書之後,書外的世界更值得我們玩味呢!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0)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