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3

2009/3/29 (日) 從《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出發,消弭所有的歧視、偏見與誤解

作家講座:《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講者:顧玉玲 女士 (《我們》作者、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時間:2009/3/29 下午 2:30 - 4:00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預約:免費講座,現場座位有限,請先電話(03-8246533)或來信(staff@kkbooks.tw);預約20名,現場保留5名。

閱讀接力:主題書《我們》
會員獨享,借閱試讀本《我們》兩週,分享閱讀心得!
限店內借閱,數量有限,請親洽凱風卡瑪。

推薦活動:四方之聲巡迴音樂節
「四方報」邀請越南歌手全阮(Toan Nguyen),
於3月14日至26日來台巡迴演唱!
花蓮場次:2009/3/24 晚上 7:00 門諾醫院恩慈樓(門診大樓)三樓薄柔纜禮拜堂。免費活動,自由入場,現場提供臨時兒童看顧。

* * *

「當你在路上遇到他們...呃...移工或外籍配偶時,不會有種莫名的反應,一種不由自主的不自在嗎?」我問道。

「為什麼會結結巴巴起來了?」凱風媽媽反問我說:「當你說到『移工與外籍配偶』的時候?」

「因為,會一下子不知道要怎麼稱呼他們比較好呀?」「稱他們為『外籍新娘』、『菲傭』、『外勞』,好像又帶有歧視的意味,可是這並不是我的本意呀。」我似乎做錯甚麼似的開始為自己辯解了起來。

「你真的覺得這是稱呼的問題嗎?你覺得改口稱『移工』『外籍配偶』,是問題的重點所在嗎?」凱風媽媽繼續問道:「而且,妳有沒有發現,你從剛剛到現在,講了幾次『他們』?」

對話持續進行,是否還環繞著原本打算討論的主題呢?在這個四處發送「越文四方報」的午後,小晉安在後座的安全座椅上,像是個耗盡電池電力,中場休息的小兔子,睡的正香甜,讓我們可以持續進行討論,討論這樣一本,書寫著「獨特、無以複製、不容簡化歸類」,「有口難言卻勇氣非凡的遷移勞動者」的生命之書,能用什麼樣的觀點,介紹給書店的讀者呢?

後來,不知怎麼地(似乎是在小晉安睡醒撒嬌的哭鬧聲中,就被凱風媽媽指派了工作),我答應由我來寫這篇文字,寫下我的閱讀理由--做為兩個小小孩的父親,為什麼在閱讀這樣一本「他者」之書後,會忍不住地希望,每個父母都應該讀讀這本書,不但是為了要理解、感同身受身旁這群「他者」,更是為了孩子。

* * *

不過,事情總是開始做了才知道後悔--要介紹這樣一本書,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與理由,用我有限的文字能力,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要「推薦」呢。

實在是沒有比直接讀顧玉玲所書寫的文字,更能吸引你閱讀這本書了。抑或,侯孝賢導演的推薦序、唐諾在書末的導讀,都已經很稱職的道出,這是一本如何感人至深,不讀不可的好書。

今年三月,聽朱天心說,玉玲剛寫完一本書非常好看。我打電話給玉玲討看,她寄給我的是A4影印裝訂冊,我迫不急待看了,數度淚湧不得不停下來。玉玲找我替他的書寫點什麼,我義不容辭,把裝訂冊又看了兩遍。八月初,印刻出版社快遞來此書的二校稿,和編輯的催稿信,這樣我又看一遍,《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共看了四遍了,照樣,還是熱淚滿膛。

玉玲的「我們」的世界,是一九九九年成立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是九零年代始政府正式引進外籍勞工迄今已有數百萬人的移動、及數百萬件移動生命的悲歡離合,那個「我們」,對於除了「我們」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很殘忍的,都是「他們」,都是如同被梅杜莎冷酷目光變成僵硬石頭的現實。我們跟他們,無從溝通,石頭一樣各自頑固的阻絕著。如果沒有玉玲這本好看的書,我會對「我們」流淚嗎,不會的。玉玲所做的,是一種翻譯工程,把「我們」翻譯給「他們」知道,我認為,就是柏休斯所做的。
--侯孝賢《我們--推薦序》


……如果要為《我們》這本書找到一個關鍵性的書寫之辭,我個人會說是「節制」,顧玉玲沉著的、低溫的、耐心的說著這些人這些事。從故事的量來說,她必然是節制的,因為她直接看到、經手的實在太多了,一本書的負載量有限,她要做的只是取捨與剪裁,而不是創造和放大;從故事的質來說,這些人這些事的真實牽動力量,也無須人需虛張聲勢,無須過度書寫……

《我們》是他者之書,但顧玉玲也說了自己的故事,很簡單很節制的,主要是他外省籍軍職抵台的父親,和她帶的前次婚姻兄姐而來的母親……本雅明描繪過這樣圍擁著一叢篝火也似形成的小社會模樣,你要聽見別人的故事,得先說出自己的故事,你要聽懂別人的故事,得先再一次回憶自己的故事。時間的來歷帶著我們離開了當下,以及那些其實只在當下才成立的限制和逼迫(人種、國族、階級云云)…
--唐諾《仍相信幸福是可能的‧我們》


作者顧玉玲長年投身勞工運動,站在第一線,勞教、抗爭、遊行、書寫、受訪、募款、組織,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自己來。協助移工回鄉、轉換雇主、和仲介談判討回扣押的薪資與證件、到收容所探視移工、為將要臨盆的移工媽媽安排庇護住所,書中所書寫的場景,交織而成的生命之歌,都發生在這裡和那裡,那些生活週遭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台北中山北路教堂;天母、信義區的豪宅;萬華區的國宅公寓;三重、新莊、桃園的家庭小工廠;花蓮的安養中心……。也都發生在我們和你們,那些不時出現在身旁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和臉孔上--推著阿嬤在小公園曬太陽的印尼看護;台北、桃園、中壢等火車站前,假日成群結隊的休假移工;醫院病床旁,默默照顧病人抽痰、擦背、翻身的看護工。

是呀,雖然一直說是「他們」的故事,其實距離我們這麼近,只是我們刻意疏遠?這本「他者之書」,不正也命名為《我們》。書中記述的是不折不扣「我們」的故事。

從「他們」成為「我們」,除了接納與理解,也是發生在時空與身份的轉置。作者的文字,從這一代東南亞移工的故事,寫到了上一代的遷移與族群融合。作者書寫了自身童年與成長的生命歷程--外省籍的老兵父親,如何從「他者」,最終成為「我們」。也帶我們認識了淑華阿嬤,抱著來自菲律賓媳婦蜜莉安所生的小孫子,訴說六零年代初期,十八歲的她,從朴子帶著兩個弟弟到台北討生活的往事:

「『那時候,』淑華端了盤切好的鳳梨給我,眼神映著年少的光影,有霧:『半夜一聽到火車的聲音,眼淚就會掉下來!』但她節制地沒再浸溺其中,反而轉身對著蜜莉安,用閩南語說:『咱攏是艱苦底做起來的人,知咩出門在外的辛苦。』這歷史說書人的補白,一口氣就跨越二代移民長達四十年的距離。」
--顧玉玲《我們》中山北路三段


從「他們」變成「我們」,不正是這片土地上,不斷重複的歷史掠影嗎?如果「我們」就是「他們」,那麼怎麼會有人忍心用這麼苛刻的手段和制度,對待「我們」呢?


* * *

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都是由父母眼中的世界出發。財富、技能與知識,無法輕易傳遞給下一代,但是生活中的信念與觀點,則會無聲無息的複製。從不吃青菜的偏食習慣,到對於移工避而遠之的偏見,孩子學習的又快又不易遺忘。

因此,當你能夠開始把「他們」認識成「我們」,用一致的待人接物態度,理解與面對身旁的移工與外籍配偶,你便開始擁有了新的觀點,一種可以帶著孩子重新認識這片土地與世界的觀點。

重新認識這片土地,長久以來即是一個移民社會,族群間的摩擦與融合,本是繼續不斷的過程。原住民(來自南島的移民)、閩南人、客家人(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移民)、外省人(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的移民)、新移民(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加上來了又走的西班牙、荷蘭、日本、美國人。先來後到就是這麼一回事,有時候先來的人佔盡資源、又有的時候後到的人擁有優勢,這些都無關族群的優劣與否,正如班上不時到來的轉學生,有時候受欺負、有時候出風頭,到頭來,轉學生也會成為班上的一份,成為「我們」。「移民社會」本是這片土地的常態,接納後到的人,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罷了。

重新認識所處的區域,建立新的世界觀。來自其他國家的移工與移民,擁有各自的歷史、文化、信仰與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國家與土地。移工與移民的移動,並不意味著原來國家的「落後」,而是出自於全球化與區域整合下,人力資源流動的政策考量。新移民並未,也不應被鼓勵,拋棄與否定其母國的文化。就從這些國家認識起吧?帶著孩子認識,世界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印尼;曾為法國殖民地,現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越南;由七千的島嶼組成,二十世紀初曾美國屬地的菲律賓。

從新的觀點出發,讓這些觀點隨著孩子的成長,時光的消逝,遷移地景中的族群與階級界線,將日益模糊。否則,偏見與歧視,在政客的操弄下與日俱增,只有帶來仇恨,而仇恨必將帶來戰爭、殺戮與毀滅。

所以,真心地推薦這本書給每個父母--當面對移工與外籍配偶,心中仍有猜疑與不解的父母。或許這本書,無法一下子消弭所有的歧視、偏見與誤解;但是,讓書中故事帶來的感動,傳達一個信念,「仍然相信幸福仍是有可能的」。

主題閱讀推薦




Facebook留言

站內留言 ( 3 意見 )

  1. 我想去…
    不知道還有沒有位子…
    要兩個人

    回覆刪除
  2. Ribix:我回信到你的信箱裡了。也幫你留位置了。我們活動上見囉。對了,也歡迎你把這個訊息轉到你們所上,讓更多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同學一起來聽。謝謝。

    回覆刪除
  3. 各位親愛的凱風讀卡瑪讀者,這場活動已經報名額滿了.若還想參加,現場還會有5個保留名額,當天再麻煩你們早點過來報名囉.
    至於已經報名的你,當天可不要遲到囉!
    我們329準時下午2:30開始哦!

    回覆刪除